用拉刀作為刀具的切削加工。當拉刀相對工件作直線移動時,工件的加工餘量由拉刀上逐齒遞增尺寸的刀齒依次切除(圖1)。通常,一次工作行程即能加工成形,是一種高效率的精加工方法。但因拉刀結構複雜,製造成本高,且有一定的專用性,因此拉削主要用於成批大量生產。按加工表面特徵不同,拉削分為內拉削和外拉削。

  ①內拉削:用來加工各種截面形狀的通孔和孔內通槽(圖2),如圓孔、方孔、多邊形孔、花鍵孔、鍵槽孔、內齒輪等。拉削前要有已加工孔,讓拉刀能從中插入。拉削的孔徑范圍為8~125毫米,孔深不超過孔徑的5倍。特殊情況下,孔徑范圍可小到3毫米,大到400毫米,孔深可達10米。

  ②外拉削:用來加工非封閉形表面(圖3),如平面、成形面、溝槽、榫槽、葉片榫頭和外齒輪等,特別適合於在大量生產中加工比較大的平面和復合型面,如汽車和拖拉機的氣缸體、軸承座和連桿等。拉削型面的尺寸精度可達IT8~5,表面粗糙度為Ra2.5~0.04微米,拉削齒輪精度可達6~8級(JB179-83)。

  拉削時,從工件上切除加工餘量的順序和方式有成形式、漸成式、輪切式和綜合輪切式等。①成形式。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較小,但效率較低;拉刀長度較長,主要用於加工中小尺寸的圓孔和精度要求高的成形面。②漸成式適用於粗拉削復雜的加工表面,如方孔、多邊形孔和花鍵孔等,這種方式采用的拉刀制造較易,但加工表面質量較差。③輪切式切削效率高,可減小拉刀長度,但加工表面質量差,主要用於加工尺寸較大、加工餘量較多、精度要求較低的圓孔。④綜合輪切式是用輪切法進行粗拉削,用成形法進行精拉削,兼有兩者的優點,廣泛用於圓孔拉削。

  拉削普通結構鋼和鑄鐵時,一般粗拉速度為3~7米/分,精拉速度小於3米/分。對於高溫合金或鈦合金等難加工金屬材料,隻有采用硬質合金或新型高速鋼拉刀,在剛度好的高速拉床上,用16~30米/分或更高的速度拉削,才能得到比較滿意的結果。采用螺旋拉削裝置,使螺旋齒拉刀與工件作相對直線運動和回轉運動,還可拉削內螺紋、螺旋花鍵孔和螺旋內齒輪等。

  拉削一般采用潤滑性能較好的切削液,例如切削油和極壓乳化液等。在高速拉削時,切削溫度高,常選用冷卻性能好的化學切削液和乳化液。如果采用內冷卻拉刀將切削液高壓噴註到拉刀的每個容屑槽中,則對提高表面質量、降低刀具磨損和提高生產效率都具有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