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公共交通和團體運輸用的乘坐9人以上的客運汽車(見汽車)。按乘車人數計算所耗用的能源和所占的道路面積,公共交通車輛比個人車輛經濟。因此,許多國傢都在發展公共交通用的客車。

  類型 

客車按總重、長度和座位數可分為為:總重4噸、25座位以下的小型客車;總重4~11噸、長6~9米的中型客車;總重11~16噸、長9~12米、有48~64個座位的大型客車;總重在18噸以上、長14米以上的鉸接通道式客車(見圖)。有的國傢如英國等,尚有少量雙層式客車。

  早期的客車是用貨車底盤改制的。30年代後期以來,客車產量日益增加,使用要求更加嚴格,逐漸成為獨立的車型。客車車身有承載式和非承載式兩類(見汽車車身)。發動機可置於客車的前部。為瞭更好地利用車身地板的面積,便於佈置車門和座位,不使發動機的排氣和噪聲進入車身,現代大中型客車都將發動機置於後部,或將臥式發動機裝在中部地板下面。大型客車大都用柴油機,小型客車也有用汽油機的。

  客車的裝備和佈置依用途而異。城市客車要求座位少,站立面積較大,車身堅固,能承受較大的動載荷。踏板較低,便於上下。由於近代城市規模擴大,客運量增多,能載運較多乘客的鉸接通道式客車發展很快,城市間客車和郊區客車隻設1~2個寬車門,地板較高,下面可以放置行李。旅遊客車要求舒適、快速,一般有空氣調節設備。為便於乘客遠眺,地板抬高。在講究的旅遊客車上,前部還裝有電視機,後部裝有食品櫃、水箱和盥洗設備等。

  設計標準 客車設計應符合安全要求的規定。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客車統一安全標準規定,客車必須有安全出口如安全門和車頂艙。載客95人以上的客車應有4個門,車頂應能承受10噸均佈載荷。聯邦德國規定大型客車應當用雙管路制動系。日本運輸省的客車安全標準規定瞭座椅安裝強度,規定必須裝安全帶,采用非燃燒性材料和防眩、隔離系統。美國規定客車必須采用吸能式保險杠和安全玻璃等。各國大多規定應有保證車門關閉前不能起步的安全聯鎖系統和行駛中車門開啟時的自動制動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