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編程式的電子式工業控制儀錶,簡稱可編程式控制器。它用存貯器存貯程式,程式可以改編,並能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計時、計數和數值運算等特定功能,最後通過數位量或類比量的輸入、輸出單元發出控制信號。可編程式控制器是60年代末研製成功的。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產品不斷更新,要求用於各種生產線的控制裝置具有改變程式的靈活性和使用上的通用性。原先的繼電控制系統和其他控制裝置均已不能適應這種需要。用電腦雖能滿足要求,但電腦本身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可編程式控制器與電腦相相比,結構簡單,編制程序容易,對使用環境無特殊要求。70年代以來,由於采用微處理器和半導體存貯器等大規模集成電路,並以電子功能組件為基礎構成系列裝置,可編程控器功能增加,體積縮小,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因而發展更為迅速。

  工作原理 

可編程控器由具有運算和控制功能的中央處理單元(CPU)、存貯器和輸入輸出單元等部分組成(見圖)。運行前,用編程器根據生產工藝的要求編制程序,並把程序送入和存貯在存貯器中。運行時,中央處理單元從存貯器中取出一條條程序並逐一執行。可編程控器通過輸入單元可接收來自溫度、壓力等 傳感器的模擬量輸入信號和來自數碼等的並行數字量輸入信號,按生產工藝規定的程序進行邏輯運算、模擬調節、數值運算和數據處理,然後產生相應的輸出信號,並通過輸出單元驅動接觸器、電磁鐵等開關量負載,控制伺服閥等執行器和數碼顯示器。

  可編程控器通過通信接口與編程器、盒式磁帶機、打印機、操作員接口單元等外部設備相聯系,以實現程序編制、程序轉錄和轉儲、打印記錄、遠距離操作等功能。它還能與上級計算機通信,用於分佈式控制系統中。

  特點 可編程控器與順序控制器的不同之處在於:可編程控器是軟線邏輯裝置,它的程序編制和修改都是通過編程器用軟件來完成的,不需要改動硬接線。因此可編程控器的通用性和靈活性比程序控制器更強,功能更齊全,應用范圍更廣。

  可編程控器與微型計算機的差別是程序編制更為簡單方便。它的指令系統十分簡單,一般隻有16~32條指令,而微型計算機卻有上百條指令。對於各種復雜功能如數值運算、數據處理、模擬調節、檢查診斷和數據通信等,可編程控器在制造時已將相應的各種程序編好,並固化成軟件模塊放入中央處理單元中。可編程控器編制程序時,隻要用一條“宏”指令,同時定義幾個地址和數據即可;而微型計算機對各種功能都要用匯編語言編出子程序。可編程控器可用流程圖(或稱程序框圖)或直接用普通電工所熟悉的繼電器梯級圖編制程序,這就使不熟悉計算機語言的人員也能較快地掌握編程方法。但是,可編程控器的數值運算和數據處理能力比微型計算機差,所以隻適用於功能要求不很高的工業控制領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