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水對建築物某些部位的滲透而從建築材料上和構造上所採取的措施。中國古代防水層的做法常用粘性土或粘性土摻入石灰,即灰土(見灰土基礎),外加糯米粥漿和獼猴桃(即羊桃)藤汁拌合,有時還摻入動物血料、鐵紅等,分層夯實組成。這種方法是中國古代地下陵墓或儲水池等工程防水常用的一項獨有技術。灰土強度隨時間增長,其防止滲漏能力也逐漸提高。河南輝縣出土的西元前3世紀戰國末期墓葬,在槨室四周填滿相當厚的砂層和木炭,上面用粘土夯實,通過這些措施收到極佳的防水隔潮的效果。著名名的馬王堆漢墓也有相類似的構造,說明中國在很早以前即有成功的防水措施。中國古代建築在屋蓋構造中,有以鉛錫合金熔化澆鑄成約10毫米厚的板塊,焊成整體,俗稱“錫拉背”或“錫背”,就是宮殿建築使用的一種防水材料。北京故宮禦花園內的欽安殿,已經歷時500餘年,至今完好。20世紀70年代初翻修天安門城樓時,在屋脊上也發現寬3米、厚3毫米的青鉛皮,用作防水層。這是錫背的一個變種。

  防水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築、建築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內室和儲水構築物等。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為材料防水和構造防水兩大類。材料防水是靠建築材料阻斷水的通路,以達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加抗滲漏的能力,如卷材防水、塗膜防水、混凝土及水泥砂漿剛性防水以及粘土、灰土類防水等。構造防水則是采取合適的構造形式,阻斷水的通路,以達到防水的目的,如止水帶和空腔構造等。

  材料防水 卷材防水 用瀝青和適量粉料加熱調制成熱瀝青膏膠結料(即瑪脂),將油氈(見防水卷材)分層鋪貼於屋面、地下建築、儲水構築物的內外表面。這種卷材防水的使用已有100餘年歷史,是平屋面和地下室采用較多的一種防水方法。用柴油稀釋瀝青,使瑪脂能在常溫下塗刷的稱冷瑪脂。卷材防水屋面通常采用兩氈三油或三氈四油法,即在基層找平層上塗冷底子油後,將具有一定耐熱度、柔韌性和粘結力要求的瑪脂和油氈分層交替鋪設,在最後一層瑪脂上撒幹燥的小豆石作為保護層。用於地下建築時,一般隻作為防潮或多道防水的輔助措施,用抹水泥砂漿砌半磚墻作為保護層。在墻壁和底板交接處,預埋管件、天溝、女兒墻、雨水孔等部位,通常要加鋪1~2層油氈附加層。在潮濕地區或在雨季屋面施工中,為防止滯留於保溫層或找平層內的水分蒸發而使卷材起鼓破壞,往往在找平層上抹成排氣通道,在屋面或簷口設置排氣孔和大氣連通,以使水蒸氣順利排出。屋面上鋪貼卷材時,應由低到高,逐層留有搭接幅度。當屋面坡度小時,按平行於屋脊的方向鋪貼;屋面坡度大時,應垂直屋脊方向鋪設,搭接的接縫則應順主導風向。鋪貼卷材的瑪脂厚度在屋面工程中為1~1.5毫米,在地下建築工程中則為1.5~2.5毫米。無保溫層的屋面板接縫部位,宜在油氈底層幹鋪一條寬度不小於300毫米的油氈條,以防止由於結構變形而拉裂主油氈層。彈性防水卷材多以合成橡膠為原料制成。它的彈性好,強度高,耐久,施工簡便,能適應-40~100°C的溫度。中國於1982年研制成硫化型橡膠塑料防水卷材,曾用作北京長城飯店水池的防水層(見彩圖),效果良好。

用橡塑卷材鋪砌防水層的北京長城飯店水池

  塗膜防水 在屋面或地下建築物表面找平層上抹壓或塗刷具有防水能力的液態塗料。常用的防水塗料有瀝青基類、化工副產品類及合成樹脂類。①瀝青基防水塗料有溶劑型和乳液型。乳液型中以橡膠改性乳化瀝青防水塗料性能較好,施工簡便,價格低廉。石灰膏乳化瀝青塗料也有一定效果。②化工副產品類多為苯乙烯焦油加增韌劑或乳化劑配制而成,或用合成脂肪酸殘渣加溶劑制成。但性能不夠穩定,影響防水效果。③合成樹脂類防水塗料便於塗刷,附著牢固,效果好,但成本較貴。以液態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的彈性塗膜是用合成橡膠或合成樹脂溶液和乳液配制而成,有較好的防水性能,主要有氯丁橡膠-聚氯乙烯等熔劑型塗料和聚氨酯等富有彈性的塗膜產品。中國於70年代開始生產雙組分聚氨酯塗膜。為增強防水作用,采用雙膜防水法,即在塗膜上再塗一層無溶劑型防水層。由於這種材料延伸性好,當基層或下層結構開裂,上層和下層產生剝離現象時,塗膜仍能起到防水作用。高分子材料塗膜的防水性能好,但耐臭氧性能差,紫外光照較易老化,一般多用於室內防水,特別是基層形狀復雜,使用卷材施工不便的部位。

  剛性防水 用混凝土、水泥砂漿等材料或同時摻入防水劑構成的剛性防水層。按工程構造部位和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為幾種做法。①工程構造本身采用防水混凝土(用骨料級配使混凝土密實或摻入外加劑,或兩者兼用)。②結構層表面加做薄層鋼筋細石混凝土或摻有防水劑的水泥砂漿面層。③地下建築物表面或儲水構築物表面用水泥漿和水泥砂漿分層覆蓋,多層抹壓。為防止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出現幹縮裂紋,要加強早期硬化過程的養護。防水混凝土既能防水,又具有做為承重和圍護結構的功能,施工方便。用鋼筋細石混凝土鋪設剛性防水屋面時,須分格進行施工。分格縫以留在有結構支座、構件交接處、板縫等處為宜,分格隔斷處再用嵌縫油膏填封。在灌築細石混凝土防水層之前,先在結構層上用白灰砂漿或黃泥塗抹一層隔離層,可減少由於結構層變動而拉裂防水層的危險。近年來,中國還采用摻明礬石膨脹劑混凝土或再加鋼筋的屋面防水,也獲得一定的效果。

  傳統的卷材防水多用熱操作法,勞動強度大,不安全,操作人員易被燙傷,而且污染環境,預料今後多品種冷作業施工的、具有高延性、耐老化、高功效、價格便宜的優質防水材料將會逐漸增多,防水的措施和手段更趨簡便完善。

  構造防水 采取正確的構造形式防止雨水或地下水侵入室內的統稱。墻板接縫利用空腔構造以及變形縫節點細部構造均屬構造防水。地下建築變形縫的防水處理,通常視水壓的高低、有無受侵蝕和經受高溫的條件,選用塑料、橡膠、紫銅板或不銹鋼制成的止水帶,組成即可適應沉降、伸縮,又可防水的構造。空腔防水是大型墻板縫防水處理的一種形式。它使板縫內部形成空腔,利用垂直或水平減壓的作用,借水的重力,切斷板縫毛細管通路,以排出雨水,有垂直縫、滴水水平縫和企口平縫等構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