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原有基礎進行加固和更換,以改善基礎工作狀態的技術措施。基礎需要托換的原因很多,如在現有建築物下進行隧道施工;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房屋下沉;原有基礎腐蝕或損壞等。托換技術已有數百年歷史。但是,直到20世紀,由於大量興建地下鐵道,此技術才得到較大發展。

  常用的托換技術有:①將擬托換的基礎上的荷載傳遞到樁(或沉井)上。設置樁的方法有:千斤頂壓入法、打入法及鑽孔灌註法等。樁可能是粗直徑的,定向排列的群樁,也可能是細直徑的、不定向排排列的樹根樁。②從原結構物基底向下挖坑達到合適的地基持力層,然後用混凝土填充形成墩,使荷載傳給墩;或者將基礎擴大,以減小基底壓力。這些方法適用於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礎。

  托換基礎施工要嚴格控制質量,保證原有基礎與托換部分連接,使荷載能有效傳遞。同時,施工需分段進行,以避免原有建築結構的應力變化過大,使安全得到確實保證。有時將基礎托換與地基處理措施(如化學灌漿)結合進行,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