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網路技術編制、協調和控制工程計畫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見管理工程),英文簡稱PERT。它的基本原理是將工程項目作為一個系統,把組成這一系統的各項作業按其先後順序和相互關係,運用網路形式統一籌畫,區別輕重緩急進行組織和協調,以期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用最少的時間完成整個系統的預定目標,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計畫評審法可以清楚地反映出系統中各項作業間的邏輯關係,準確地指出影響全局的關鍵作業,有利於重點管理。它允許根據客觀環境的變化,對計畫進行有效地控控制和調整。這種方法適合應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工期、費用的優化分析,最適用於一次性生產和大規模工程,如大型土建工程、大型機器制造、船舶制造、大型科研項目、重大新產品試制和大修理工程等。

  1958年,美國海軍特種計劃局在研制艦載“北極星”導彈時提出計劃評審法,加強瞭對該項復雜工程的進度管理,使工程提前兩年完成。在此期間,美國杜邦公司和蘭德公司也研究出一種編制計劃和進度管理的新方法,稱為關鍵路徑法(CPM)。兩種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同,主要區別隻是對作業時間的估計方法不同。關鍵路徑法以經驗數據來確定作業時間,著重於成本控制,而計劃評審法主要用於缺少實際經驗的工程項目,常用統計方法確定作業時間,著重於時間控制。60年代末期,為解決工程管理中出現的復雜性和隨機性問題,又提出瞭圖解評審法(GERT)。60年代初期,中國科學傢華羅庚研究和推廣瞭前兩種方法,並把它們定名為統籌法。

  工程項目是由許多作業組成的。當工程有瞭初步的計劃方案時,可將具體作業名稱以及與作業有關的全部活動編制成作業表,並按表中標明的各項作業的先後順序,用圖解模型表示出這些作業的相互關系,這種圖解模型稱為網絡圖(見圖)。計劃評審法通過網絡圖的形式對計劃進行檢查、控制和調節。網絡圖由作業、事件和路徑三要素組成。

  作業 表明一項有具體活動的過程,它需要消耗一定的資源,占用一定的時間,在網絡圖中用一條箭線表示。箭線方向表示作業進行的方向,箭線上方標出作業的名稱,箭線下方標出完成作業所需要的時間。作業時間的計算,關系到全部計劃的工期,是確定其他各項時間值的依據。計劃評審法的作業時間按3種情況進行估計,即最快可能完成時間(ɑ)、最慢可能完成時間(b)和最有可能完成時間(m),並按下列公式求出任一作業時間的平均值。

  事件 表明前後兩項作業的銜接點,用符號“○”表示。一項計劃隻有一個總開始事件(始點)和一個總結束事件(終點),其他各事件既是開始事件,又是結束事件。為瞭便於計算和管理,對每一事件均應規定一個順序編號。網絡圖由左向右,規定箭尾事件編號要小於箭頭事件編號。對任一事件都要計算出它的最早開始時間和最遲結束時間。

  事件的最早開始時間 從始點開始,按網絡圖順向計算,某個箭頭事件的最早開始時間是由它的箭尾事件的最早開始時間加上作業時間決定的。如果同時有幾條箭線與箭頭事件相連(如圖例中事件⑤),則選其中箭尾事件的最早開始時間與作業時間相加和數的最大值。

  事件的最遲結束時間 從終點開始,按網絡圖逆向計算,某個箭尾事件的最遲結束時間是由它的箭頭事件的最遲結束時間減去作業時間決定的。如果從同一箭尾事件(如圖例中事件④)引出幾條箭線時,則選其中箭頭事件的最遲結束時間與作業時間相減差數的最小值。

  路徑 從始點開始到終點的一條通路。網絡圖中有多條路徑,其中所需時間最長的一條稱為關鍵路徑。關鍵路徑決定一項計劃的總完工期,是計劃評審法的重要內容。如果采取措施縮短這條路徑的完工期,總任務可以提前完成。關鍵路徑可通過事件的最遲結束時間和最早開始時間的差值來確定。兩者之差稱為事件的時差,它表明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時差越大,可利用的時間潛力也越大。關鍵路徑上的各事件時差為零,將時差為零的事件串聯起來,就是所要確定的關鍵路徑,如圖例中雙線所示。

參考書目

 華羅庚著:《統籌方法平話及補充》,中國工業出版社,北京,1966。

 朱瑤翠、張文鑒編著:《企業管理中的網絡計劃技術》,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