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固定導軌自一個高度運行至另一個高度的升降機(見起重機械)。按用途可分為客梯、貨梯、服務梯(客貨兩用梯)、醫院用病床電梯、小型雜物電梯和特殊用途電梯(如停車場汽車用電梯、轎廂壁採用透明結構的觀光電梯等)。按額定速度又可分為低速電梯(1米/秒以下)、快速電梯(1~2米/秒)和高速電梯(2米/秒以上)。

  簡史 19世紀中期開始採用液壓電梯。這種電梯至今還在低層建築物上應用,並得到瞭完完善和發展。

  1852年美國的E.G.奧蒂斯研制瞭一臺鋼絲繩提升的安全升降機,並作瞭示范表演。他斬斷正在工作的提升繩,因安全鉗可靠地鉗住導軌,轎廂仍保持在井道空間,使這種升降機的安全性不再被懷疑。19世紀80年代,在驅動裝置方面作瞭進一步改進,如電動機通過蝸桿傳動帶動纏繞卷筒、采用平衡重等,為現代電梯打下瞭基礎。19世紀末,采用瞭摩擦輪傳動,大大增加瞭電梯的提升高度。

  結構 

現代電梯有電動和液壓兩種類型。電動電梯的典型結構(見圖)包括轎廂、廳門、導軌、曳引機(絞車)、安全裝置和信號操縱系統等。這些部分分別安裝在建築物的井道和機房中。通常采用鋼絲繩摩擦傳動,鋼絲繩繞過曳引輪,兩端分別連接轎廂和平衡重,電動機驅動曳引輪使轎廂升降。這種電梯適用於各種提升高度。電力驅動方式有交流雙速系統、交流調速系統和直流調速系統幾種。低速電梯通常采用交流雙速系統,高速電梯采用直流調速系統。液壓電梯靠液壓缸中活塞的伸縮帶動轎廂運動,有活塞頂升轎廂的直接頂升式和通過鋼絲繩、滑輪帶動轎廂的間接頂升式兩種。這種電梯的速度一般不超過0.5米/秒,提升高度不超過20米。

  操縱方式 控制形式比較簡單的電梯大多由專職司機采用手柄或按鈕操縱。現代電梯的操縱已日趨自動化,常用的自動電梯為集選控制方式。集選控制的電梯在轎廂內的操縱盤上裝有選層指令按鈕,各層站都裝有上、下方向的呼梯按鈕,電梯能同時記憶轎廂內各選層指令和層站呼梯信號,轎廂按照這些指令和信號自動關門啟動運行,順向依次停站。如果前方不再有指令信號即換向運行,沿途同樣依次應答反方向的指令和信號,然後停在最後停靠的樓層或回到基站。集選控制電梯可組成兩臺並聯或三臺並聯的運行方式。大型高層建築中的多臺電梯常采用自動群控操縱方式。通常由3~8臺電梯組成一組群控系統,根據轎廂內的乘客人數、轎廂內外的指令、呼梯信號和轎廂所在位置等條件來自動調度電梯運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這種系統更趨完善。

  選用 選用客梯時,首先應對建築物進行充分的電梯交通分析和計算,以確定電梯臺數、每臺電梯的載客量、速度和操縱控制方式。在確定這些項目時,一般以每5分鐘的輸送能力和乘客的平均等梯時間是否能達到一定指標為依據。一臺電梯如果服務層站過多,頻繁的停站和經常處在短矩離加減速運行狀態,會大大降低它的輸送能力。為解決這一問題,現代高層建築為設置電梯常把大樓分成低層區和高層區等若幹個區段,分別設置電梯,在各自的層區服務,同時還配有直達高層區的高速電梯,組成一個交通系統。這樣可以充分利用電梯井道,縮小電梯占用的建築面積。

  安全 電梯的安全至關重要。通常規定懸吊轎廂的鋼絲繩不少於3根,其安全系數不小於12。電梯必須設置限速器、安全鉗和緩沖器等安全裝置。當電梯速度超過規定值時,限速器動作並帶動安全鉗動作,鉗住導軌使轎廂停止在空間。緩沖器在轎廂沖底時起緩沖作用。電梯還應有門鎖、端站超行程保護裝置和強迫減速裝置等,並應符合防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