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固體器壁隔開的熱、冷流體在溫度相差為一度時,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器壁面積的傳熱量,又稱總傳熱係數。它是傳熱學中度量傳熱過程有效程度的主要指標。其數學定義式為

式中Ф為單位時間內流過傳熱面的熱量即熱流量; A為傳熱熱面積;Δ T m為熱、冷流體的對數平均溫度差。

  機械工程中遇到的傳熱過程常常是熱傳導、對流換熱和輻射換熱三者的綜合,而在應用最多的表面式換熱器(又稱間壁式換熱器)中溫度不太高,輻射換熱的作用不大,所以分析時主要考慮熱傳導和對流換熱的綜合過程。

  傳熱過程中熱流體通過對流換熱向高溫側壁面傳熱(見圖)。這一熱量又通過固體壁導熱傳遞給低溫側壁面,最後以對流換熱方式由冷流體把熱量從低溫側壁面帶走。因此,傳熱過程通常都可簡化成串聯的3個基本環節:對流換熱-導熱-對流換熱。3個串聯環節的分熱阻之和組成傳熱過程的總熱阻。因此,傳熱系數K可表示為

式中 h 1h 2分別表示熱、冷流體與其相接觸壁面間的對流傳熱系數(需要時,其中包括輻射換熱的相應折算值); δk分別為器壁的厚度和熱導率。分母中的3個分數代表3個串聯環節的分熱阻。因此,傳熱系數不僅與器壁的材料性能和厚度有關,還與器壁兩側的對流換熱(有時還有輻射換熱)過程有關,而且在多數情況下,導熱分熱阻要比對流換熱分熱阻小得多,因而對流換熱在整個換熱過程中起著主要作用。

常見傳熱系數的數值范圍

  表為常見傳熱系數的數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