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電解作用去除金屬零件毛刺的一種 電解加工方法,英文簡稱ECD。圖為電解去毛刺的原理。將工具陰極(一般用黃銅)固定放置在工件有毛刺的部位附近,兩者相距一定的間隙(一般為0.3~1毫米)。工具陰極的導電部分對準毛刺棱邊,其他表面用絕緣層覆蓋起來,使電解作用集中在毛刺部部分。加工時工具陰極接直流電源負極,工件接直流電源正極。壓力為0.1~0.3兆帕的低壓電解液(一般用硝酸鈉或氯酸鈉水溶液)流過工件與陰極之間。當接通直流電源後,毛刺便產生陽極溶解而被去除,被電解液帶走。電解液有一定腐蝕性,工件去毛刺後應經過清洗和防銹處理。電解去毛刺適用於去除零件中隱蔽部位交叉孔或形狀復雜零件的毛刺,生產效率高,去毛刺時間一般隻需幾秒至幾十秒。這種方法常用於 齒輪、花鍵、連桿、閥體和曲軸油路孔口等去毛刺,以及尖角倒圓等。缺點是零件毛刺的附近也受到電解作用,表面會失去原有光澤,甚至影響尺寸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