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設於墩臺上,頂面支承橋樑上部結構的裝置。其功能為將上部結構固定於墩臺,承受作用在上部結構的各種力,並將它可靠地傳給墩臺;在荷載、溫度、混凝土收縮和徐變作用下,支座能適應上部結構的轉角和位移,使上部結構可自由變形而不產生額外的附加內力。

  橋樑支座的構造應符合上部結構的理論計算圖式,如支承壓力通過一個固定點傳遞時,支座應設計成隻能容許結構端部轉動而不能移動的固定支座;如支承壓力通過一個固定點且作用在一定的方向傳遞時,則應設設計成既能轉動又能移動的活動支座。梁式橋支座有水平雙向固定支座(即固定支座)、水平雙向活動支座(或稱雙向活動支座)、水平一向固定一向活動支座(即活動支座)三種,其佈置根據橋梁寬度而定。在窄橋中一般隻要求沿行車方向自由伸縮移動,其各類支座佈置方式如圖1a;在寬橋中,因上部結構橫向變形也較大,則要求按圖1b的方式佈置。

  支座是橋梁的重要傳力裝置,設計中除考慮其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自由的轉動或移動性能外,還應註意便於維修和更換,施工中應重視座板下混凝土墊層的平整,並應根據氣溫確定其安放位置;在地震區應考慮抗震措施。

  橋梁支座類型很多,主要根據支承反力、跨度、建築高度以及預期位移量來選定。

  常用支座 傳統的常用橋梁支座有:墊層支座、平板支座、弧形支座、搖軸支座、鉸式固定支座以及鉸式輥軸支座等。①墊層支座。用油毛氈或石棉板做成墊層支承上部結構,用於跨度小於6米(鐵路橋)或10米(公路橋)的簡支板式橋和梁式橋。②平板支座。由上、下兩塊平面鑄鋼板(座板)構成,用於跨度小於8米或12米的梁式橋。座板之間如加設銷釘,即可構成固定支座。③弧形支座。其活動支座系由平板支座中的下座板改為圓弧面板而成(圖2a),可提高其滑移和轉動性能,用於跨度小於20米的公、鐵路橋。在座板間加銷釘即成固定支座。④搖軸支座。用鑄鋼搖軸與上、下座板組成(圖2b)的活動支座,用於中等跨度梁式橋。⑤鉸式固定支座。由鑄鋼上、下擺組成(圖2c),兩擺之間嵌以擺卡,以控制橫向滑動。是用於大跨度梁式橋的固定支座。⑥鉸式輥軸支座。在鉸式固定支座的下擺下面加設鍛鋼輥軸和鑄鋼座板而成(圖2d),輥軸的數量及尺寸根據支承反力的大小來確定。常用於大跨度梁式橋的活動支座。⑦雙向活動支座。系由兩層互相疊置,而在正交的兩個方向均能滾動的鉸式輥軸支座構成,用於寬度大的梁式橋。

  新型支座 橋梁支座的研究發展方向為:改善材料,提高強度和抗腐蝕、抗老化性能;減少摩擦系數;簡化構造;降低支座的結構高度;提高經濟和使用性能;安裝和更換方便等。近年來,針對這些目標進行改進的新型支座有:①優質鋼輥軸支座。輥軸及其上、下座板全部進行淬火,可大幅度提高容許荷載並減少結構高度,在主力作用下的赫茲容許壓應力(即按赫茲公式計算鋼圓柱體與鋼板平面接觸時的最大承壓應力容許值)約為2254兆帕。②改進防銹焊接支座。支座經過全部淬火,並在上下座板面上設防銹焊接層,在主力作用下的赫茲容許壓應力約為2156兆帕。③板式橡膠支座。是一種面支承支座,橋梁中隻采用加勁的合成橡膠支座,它是在人工合成氯丁橡膠中夾以剛性加勁層(薄鋼板、帶孔薄鋼板、鋼絲網等)構成,以加勁層阻止橡膠側向膨脹,提高其抗壓剛度,利用橡膠支座的壓縮差異和剪切變形來適應上部結構支承端的轉角與水平位移,容許支承力達1800千牛。這種支座可兼作固定和活動支座之用,構造簡單,結構高度很小(1.4~8.5厘米),安裝方便,適用面廣,可用於斜橋、彎橋;吸震好,適用於地震區;用鋼量省,造價低廉;置換方便等。它是一種較完善的支座型式,20世紀60年代以來,采用日廣;其主要缺點為抗臭氧、抗氧化、抗低溫(低於-30°C)能力差。④盆式橡膠支座(圖3a)。較板式橡膠支座具有更大的支承力和位移量,系用聚四氟乙烯、氯丁橡膠、不銹鋼(或鍍鉻鋼)滑板和鋼材組合而成。聚四氟乙烯和不銹鋼滑板間的摩擦系數很小( μ=0.018~0.046);氯丁橡膠被密封在鋼盆內,處於三向受壓應力狀態,具有很高的容許承載力,且能靈活轉動;鋼密封環用以防止橡膠被擠出盆外;橡膠密封圈用邵氏50度的氯丁橡膠制成,用來防止鋼盆內橡膠的老化。中國現已制成20兆牛(2000噸)級,並設計瞭40兆牛(4000噸)級的這種支座。

  如在圖3a中不設聚四氟乙烯和鋼滑板,則可構成固定式支座。又如將支座的上下座板改成具有相同半徑的凸凹面,並在其間以及上座板與鋼滑板之間嵌入聚四氟乙烯板,則可構成轉動和位移性能更好的半球形活動支座(圖3b)。

  

參考書目

 何廣漢等編:《鐵路鋼筋混凝土橋》(上冊),中國鐵道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