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景純,東晉文學傢、訓詁學傢、博物學傢。河東聞喜(山西省聞喜縣)人。生於西晉咸寧二年,卒於東晉太守二年。東晉初為著作佐郎,後王敦任為記室參軍。敦欲謀反,命其蔔筮,璞謂其必敗,因而為敦所殺。郭璞曾註釋《爾雅》、《山海經》、《方言》、《穆天子傳》等。其中《爾雅註》含有豐富的動、植物知識。

  《爾雅》是中國最早解釋詞義的一部著作。全書19篇,最後7篇《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和《釋畜》著錄瞭5900多種動、植物,並根據形態特征予以分類。此書文字古樸,不易被人看懂。在郭璞前,雖有10多傢為之作註,但“猶未詳備,並多紛謬,有所漏略”。郭璞研究和註解《爾雅》歷時18年,在生物學上作出一定貢獻。首先,他以當時(晉代)通行的或某地方言的動、植物名稱,解釋瞭古老的動、植物名稱。如《爾雅》記:“鳲鳩,”,郭璞註“今之佈谷也,江東呼為獲谷”(《釋鳥》)。又《爾雅》記“槄,山榎”郭註:“今之山楸”(《釋木》)。其次,他豐富並發展瞭《爾雅》對各種動、植物的具體描述。如對鰣魚,《爾雅·釋魚》僅釋其名為“當”,郭璞則對它作瞭進一步描述,《爾雅》註中寫道:“當,海魚也,似鯿而大鱗,肥美多鯁。今江東呼其最大長三尺者為當”又如對《爾雅》中的“白桵”(即扁核木),郭璞註雲:“桵,小木,叢生,有刺。實如耳璫,紫赤,可啖”(《釋木》)。對“活莌”(即通脫木)註曰:此“草生江南,高丈許,大葉,莖中有瓤,正白”(《釋草》)。他還開創瞭動、植物分類的圖示法。據《爾雅》註郭璞序所載,郭璞還為它註音、作圖。據《隋書·經籍志》載:“《爾雅圖》10卷,郭璞撰。”可見在梁代,人們還看到郭璞所作的《爾雅圖》。現在所見的《爾雅音圖》乃是清代嘉慶六年(1801)影宋繪圖重摹的刊本。在《爾雅音圖》中,凡是郭璞有註解的動、植物才有圖;否則無圖。這樣的《爾雅》註已具有動、植物志的雛形。

  由於郭璞的研究和註解,使《爾雅》成為歷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參考書。宋代的《證類本草》一書,就大量吸收瞭郭璞註解《爾雅》的成果。而《證類本草》又是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藍本。唐代以後,所有大型本草著作,都沿用瞭郭璞的方法配有動、植物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