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胸目茗荷亞目的1種。固著生活於沿海潮間帶和潮上帶巖石縫隙中。分佈於東海和南海沿岸。

  身體分為頭部和柄部。頭部側扁,由楯板、背板、上側板、峰板、吻板等8個殼板形成殼室,基部有一排(21~31個)小的側板輪生。殼板白色,外包一層牢固的黃褐色外皮。楯板三角形,較大;背板四邊形,最大,上側板位於楯、背板之間,窄三角形,吻板和峰板各1片,內凹。基部輪生小側板三角形,內彎,其亞吻板和亞峰板略大。柄部側扁,多略短於頭部,完全被橢圓形形小鱗片有規則地覆蓋,內部肌肉發達,可伸縮,褐色或淺褐色。軟體部分的軀體在殼室中,口器上唇無齒,大顎具5齒,6對蔓足,具4~8節的尾附肢;具交接器,但無背突。雌雄同體。無補充雄性(見圖)。

  該種受精卵初孵化為無節幼體,經金星幼體期,由第1觸角附著盤分泌物質附著,以後經過變態成為小的個體。

  最大的個體頭部寬可達44毫米,高27毫米,柄部寬25毫米,長15毫米。

  龜足是中國東海和南海的常見種,殼表常附有楯形矮藤壺,柄基部常有毛鳥嘴等蔓足類著生。在浙江舟山群島以南巖石海岸,常成群固著在巖石縫隙中,有時密集成簇狀,一受觸動即緊縮柄部藏在巖縫裡,以防止受到危害。沿海居民常取柄部肌肉為食,味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