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蹄目牛科高鼻羚羊屬的唯1種,因具高高隆起的鼻骨而得名。又名賽加羚羊。(見彩圖)

高鼻羚羊

  體型中等,體長1.2~1.7米,,尾長7.6~10厘米,肩高75~80厘米,體重36~69千克;背部黃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濃密且長;四肢較細;僅雄性具角,角長20.3~25.5厘米,淡琥珀色,具明顯的環棱;鼻骨高度發育並卷曲,內佈滿毛、腺體和粘液管;在每個鼻孔中均有一特殊的具粘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氣加熱並變得更加濕潤,同時也與靈敏的嗅覺有關。廣泛分佈於蘇聯伏爾加河下遊哈薩克斯坦,中國的準噶爾盆地以及內蒙古自治區西部。

  高鼻羚羊棲息於荒漠或半荒漠草原地區。每年秋季集結成大群,南遷到較暖的山谷草原。春季組成5~6隻至20~30隻的群體,然後又集結成大群,向北遷移至夏季草場,其遷移行程可達250~400公裡。這種動物頗善奔跑,最高時速可達60公裡。即使是剛出生5~6天的幼體,奔跑的時速也可達30~35公裡。主要以草類及低矮的灌木為食。取食的植物種類很廣,包括許多有毒或含鹽堿的種類。極耐渴,在取食青草季節能長期不飲水,隻在缺乏青草的幹旱情況下才尋找水源。嗅覺、視覺均非常靈敏,既可用嗅覺察知天氣的變化,又可靠視覺見到1公裡以外的敵害。每年11月開始交配,妊娠期5個月,多在5月份產仔,每胎產1~3仔。

  高鼻羚羊過去數量很多,但由於其角可作名貴藥材,長期遭到大量捕殺,在許多地區已瀕臨絕跡,中國新疆境內已多年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