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科昆蟲的1種。俗名膩蟲。分佈於中國主要大豆產區,朝鮮、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和菲律賓也有分佈。寄主為老鴰眼等鼠李屬植物、大豆、黑豆和野生大豆等。是大豆的大害蟲,受害植株常幼葉捲縮,生長停滯,結果枝和結莢數減少,產量降低。此蚜還能傳帶麻花葉病和甜菜花葉病等植物病毒。

  無翅孤雌蚜體長1.6毫米。黃綠色。腹管淡色,端半部黑色,表皮有模糊橫網紋。第8腹節有毛2根。觸角為體長的0.7倍,第3~6節長度比例為100:72:600:39+120。喙超過中足基節,長為後跗節第2節的1.4倍。跗節第1節毛序為3,3,2。腹管長為觸角第3節的1.3倍。尾片有毛7~10根。有翅孤雌蚜腹部淡色,腹管後斑方形,第2~4節各有小緣斑,第4~7節有小橫斑或帶。觸角第3節一般有5或6個小環狀次生感覺圈排成一行。

  大豆蚜以受精卵在老鴰眼等鼠李屬植物上越冬。春季在鼠李屬植物上孤雌胎生3代,發生有翅型。夏季遷飛到大豆上孤雌胎生10餘代。盛夏發生有翅蚜,在大豆地裡為害。秋末發生有翅性母和有翅雄蚜,從大豆向鼠李屬植物遷飛。有翅性母可孤雌胎生無翅的雌性蚜。雌、雄交配產卵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