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囊菌亞門的1綱。本綱真菌不形成菌絲體,菌體生長有限,因而被認為是獨立於其他子囊菌的一類子囊菌。菌體主體為子層托以固著器附著於寄主體表,並在寄主體內形成吸胞。子層托有一至多個分枝或不分枝的附屬物,產生一至多個無柄或有柄的子囊殼。附屬物不育,或在外部形成精子,或在內部形成具出管的簡單瓶狀雄器,或由幾個雄器組成一個複合結構,將精子釋放到一個通向外界的開口腔內。簡單雄器或複合雄器常在子層托的細胞上直接產生。雌器從子層托或它的一個分枝的單個細胞發生,然後發育成子囊囊殼。產囊器最初由3個重疊的細胞組成,上部形成遊離的受精絲,下部產生1~8個或更多的產子囊細胞。產子囊細胞以芽殖法形成子囊。子囊內通常含4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雙胞,上面的細胞比下面的短,似紡錘形。外有透明薄層包圍,薄層的端稍厚,除起保護作用外,還可幫助孢子固著在寄主的表面。子囊壁往往是在子囊孢子從子囊殼釋放出去以前消解。子囊孢子釋出後,即發育成以子層托為主體的菌體。個體發育約需1~3周。大多數種是兩性同體,隻有少數種是兩性異體。沒有發現無性型。

  蟲囊菌主要寄生於昆蟲,且以鞘翅目最為常見,少數寄生於蜘蛛或蜈蚣。寄主專化性強,它隻寄生在成蟲上,有很多種不僅寄主范圍狹窄,而且隻在寄主身體的個別部位上寄生,有時在雌、雄寄主身上的部位不同,有時隻寄生於一種性別的寄主身上。目前所知,蟲囊菌雖然在發育的較早階段有時可以人工培養,但是還沒有任何一個種能在離開活的寄主之後完成自己的生活史。蟲囊菌並不少見,其地理分佈取決於寄主的分佈情況。它的傳播主要靠寄主的相互接觸。

  本綱隻有蟲囊菌目1目,按精子發生的方式下分角黴科、蟲囊菌科和多精蟲囊菌科3科約30屬5000餘種。蟲囊菌的菌體結構雖然變化很大,但是子囊孢子的形態卻非常一致,因此,一般認為這類真菌很可能是單元的。

  本目真菌對寄主無害或無大害,經濟意義不大。

  

參考書目

 R.K.Benjamin,Laboulbeniomycetes,in:G.C.Ainsworth,F.K.Sparrow and A.S.Sussman(eds),The Fungi,Vol.Ⅳ A,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