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檢出或測定痕量氣體的裝置。1919年美國C.R.胡佛和A.B.拉姆首先在分析化學中使用檢氣管。它的管壁透明,管內裝多孔粒狀載體,上面有檢出試劑,當試樣氣體流經管道時,被測組分與檢出試劑作用,使試劑變色。根據進入的試樣量和試劑變色的深淺或變色部分的長短,借助於標準色階,就可確定組分的含量。為瞭消除水蒸氣等雜質的幹擾,在檢出試劑的前後端要裝填矽膠或氧化鋁膠。操作時,先將檢出試劑吸入載體(40~60目的矽膠或泡沸石),經真空乾燥後,填充在管內,然後把兩端封死死。使用時,將兩端鋸開,一端連接在一個100毫升醫用註射器上,然後將註射器中的一定體積的試樣氣體慢慢註入檢氣管,即可測定試樣。

  一氧化碳檢氣管(圖1)

中一氧化碳的檢出試劑是鈀鹽加磷鉬酸銨,反應原理為:在一般情況下,Pd 2+與磷鉬酸銨無明顯反應,但當與一氧化碳相遇時,Pd 2+與一氧化碳作用生成金屬鈀,它對一氧化碳還原三氧化鉬的反應起催化作用:

Pd2++CO+H2O─→Pd+CO2+2H+

2MoO3+CO─→Mo2O5+CO2

隨著一氧化碳量的增大,檢出劑段從淡黃色變為綠色,直到藍色, 檢出限為0.001%。

  硫化氫檢氣管(圖2)

中硫化氫用乙酸鉛為檢出試劑,隨著硫化氫量的增大,檢出劑段的顏色從白色變成灰色,直到黑色,可以測定1~150ppm硫化氫,精確度為0.5%。

  檢氣管的特點是簡單、輕便、操作方便,可用於檢出有毒或有害氣體,如乙炔、氯、汞蒸氣、氨、乙烯、硫化氫、氮氧化物、二硫化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