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烷烴,分子式CH4。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天然氣含甲烷60%~98%(體積),與石油伴生的油田氣含甲烷31%~90%。煤層中的甲烷在煤礦坑道中聚集,是引起煤礦爆炸的根源;池沼中植物遺體在水下被厭氧細菌分解而產生含甲烷的氣體,因此甲烷又稱沼氣;甲烷還是一些行星(如木星、土星等)的大氣的主要成分。

  工業上甲烷的主要來源是天然氣、油田氣、石油裂化氣、、焦爐氣等。中國農村中廣泛用牲畜糞便和農產品廢料發酵生產沼氣並用作燃料。

  甲烷為無色無臭的易燃氣體;熔點-182℃,沸點-164℃,相對密度0.5547(0℃);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易溶於乙醇和乙醚。甲烷能生成結晶的水合物,其組成與壓力和溫度有關,是甲烷分子與以氫鍵相連的水分子形成的包合物(見配位化合物)。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並放出大量的熱。空氣中含甲烷5%~15.4%(體積)時,遇火或電火花能猛烈爆炸;空氣中甲烷的含量過高,造成氧的含量遠低於正常水平(如甲烷含量為43%時,氧的含量僅為12%),則能使人窒息。甲烷部分燃燒,或在高溫和催化劑存在下與水蒸氣作用,生成一氧化碳和氫的混合物,即所謂“合成氣”,可以作為合成甲醇的原料;合成氣繼續與水蒸氣作用,則生成二氧化碳和較多的氫,用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碳後得到的氫氣可以作為合成氨的原料。甲烷在高溫下熱解生成乙炔。甲烷在氨存在下部分氧化生成氫氰酸:

甲烷在光照或加熱下與氯作用,生成一氯甲烷:

CH4+Cl2─→CH3Cl+HCl

一氯甲烷繼續氯化,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控制反應條件,可使某種氯化物為主要產物。甲烷在氣相與硝酸作用,生成硝基甲烷:

CH4+HNO3CH3N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