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Ga,原子序數31,原子量69.723,屬週期系ⅢA族。

  發現 1875年法國的P.-É.L.de佈瓦博多朗在閃鋅礦中離析出幾克性質與Д.И.門捷列夫預言的“類鋁”相同的元素,為瞭紀念他的祖國,命名為gallium(來源於Gallic,原意“法國的”)。

  存在 鎵在地殼中的含量為55×10-4%~15×10-4%,以很低的含量分佈於鋁土礦和某些硫化物礦中,含量最富的鍺石中也隻含0.1%~0.8%鎵。

  物理性質 固體鎵為藍灰色,液體鎵為銀白色;熔點29.78℃,沸點2403℃,固體密度5.907克/厘米3。它可過冷到-120℃,故其液態溫度范圍極寬,這一性質可用於制高溫溫度計。鎵的蒸氣壓也較低,在1000℃時隻有10-3托(1托=133.322帕斯卡),在真空裝置中用作液封。鎵與鋁、鋅、錫、銦形成的合金熔點很低,與釩、鈮、鋯形成的合金具有超導性。

  化學性質 鎵的電子構型為(Ar)3d104s24p1,氧化態為+1、+3,與鋁和鋅類似,但化學活性低於鋁。在常溫下幾乎不受氧和水的侵蝕,隻在高溫下才被氧化,它與稀酸作用緩慢,可溶於熱的硝酸、濃氫氟酸和熱濃高氯酸,易溶於王水、鹽酸和高氯酸的混合酸及強堿中,分別形成鎵鹽或鎵酸鹽。當鎵的純度高於99.9%時,與酸堿的反應速率大幅度降低。

  鹵素與鎵反應生成三鹵化鎵或一鹵化鎵。鎵在高溫下能與硫、硒、碲、磷、砷、銻反應,生成的化合物都具有半導體性質。與鋁一樣,鎵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都是兩性的,可溶於酸和堿。

  制法 鎵為拜耳法(見氧化鋁)處理鋁土礦的副產物,其鋁酸鈉母液中的鎵可富集到0.1克/升,用二氧化碳中和,使鎵和鋁的氫氧化物共沉淀,再將它溶於氫氧化鈉溶液中,用硫化鈉除去重金屬,經電解即可得純度為96%~99%的金屬鎵。鎵也可從閃鋅礦煉鋅工藝中的粗鋅蒸餾殘渣來提取,後者可用氯化氫處理並蒸餾分離出三氯化鎵,再制成鎵酸鈉溶液,經電解還原為鎵。

  粗鎵經酸堿處理或制成三氯化鎵進行區域熔融,再電解其堿溶液,可將鎵提純至99.999%以上。

  應用 金屬鎵可用作高溫溫度計和真空裝置中的密封液。鎵-釩、鎵-鉭、鎵-鋯合金可用作超導體。鎵還用於制造燃料電池的固體電解質和再生電池的正極。鎵的最重要應用是在制造半導體器件方面,鎵可作為矽、鍺的摻雜物,鎵的硒、碲、砷、磷、銻化物都是優良的半導體材料,可制造整流器、晶體管、光電器件、註射激光器和微波二極管等。鎵還可用來制造陰極蒸氣燈;將碘化鎵加到高壓汞燈中可以增大汞燈的輻射強度;鎵鎘合金弧光燈具有純粹的紅光,並可阻止鎘蒸發附著在玻璃、石英管壁上,避免冷卻時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