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著名煉金術士和醫生。在拉丁文文獻中稱他為格伯。約721年生於圖斯(今在伊朗),約815年卒於庫法(今在伊朗)。他的學術思想淵源於亞裡斯多德的元素學說,但但這一學說未能使他完全滿意。他特別重視對硫和汞的研究,提出瞭凡金屬皆能由硫和汞按不同比例而組成的煉金學說。他一生從事煉金術和醫學研究,做瞭大量實驗,企圖實現將普通金屬轉變為貴金屬。他註意實驗技術的研究,改進瞭古代的煅燒、蒸餾、升華、熔化和結晶等方法。著有《物性大典》、《七十書》、《爐火術》、《東方水銀》等,內容涉及哲學、神學、醫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學科,包含豐富的化學知識和實踐。例如,其中介紹瞭金屬、礦物、鹽類等方面的知識,記載瞭硝酸、王水、硝酸銀、氯化銨、升汞等制法,並首先引用瞭堿、銻等化學術語。他的大量著作(包括許多冒名的拉丁文著作)傳入歐洲,對中世紀歐洲的發展有著較大影響,一直流傳到18世紀近代化學開始時(見阿拉伯煉金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