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圈板塊的守恆型邊界。加拿大J.T.威爾遜1965年創立的一個斷層新類型。巖石圈板塊沿轉換斷層相對運動,但板塊體積恒定不變。

  轉換斷層在洋底均呈線狀分佈,長度數百至數千公裡,如東太平洋的門多西諾斷層帶,默裡斷層帶等,它們不僅使兩側洋底有很大的高差,且平移錯斷瞭洋底的重力和磁異常條帶,故這些大斷層又被稱為斷裂帶。然而,大陸區內的轉換斷層,如聖安得烈斯斷層情況則更為複雜。

  活動特征 轉換斷層具平移剪切斷層性質,但它與通常的平移斷層不同,後者在全斷層線上均有相對運動。若以洋中脊為標志(圖1a),轉換斷層隻在錯開的兩個洋中脊之間有相對的反方向運動而成為活動斷層;在兩個洋中脊的兩外側因相對運動的方向和速度均相同,成為無活動特征的斷層線(圖1b)。由於洋底巖石圈背離洋中脊向兩側推移,使轉換斷層遠遠延伸,並使另一端與生長邊界或消亡邊界相遇而突然中止。

  組合形式 轉換斷層因兩端聯接生長邊界或消亡邊界,又因消亡邊界的凹凸方向性,從而組合成6種類型。這6類又有左行和右行(圖2a)之分,就構成12種組合形式。在演化中,這3種板塊邊界之間的巖石圈的消長就發生明顯的變化,有的不變,有的增長,有的縮減(圖2b)。

  威爾遜提出轉換斷層概念時曾預言瞭美國西部平移性質聖安得烈斯斷層為轉換斷層,其南端截斷瞭伸入加利福尼亞灣的東太平洋中央海嶺,其北端則應在加拿大西岸外與一洋中脊相聯接。不久,胡安·德富卡和戈達洋中脊的發現,充分證實瞭板塊構造運動的關系。

  轉換斷層的提出為證實板塊構造學奠定瞭重要的理論基礎。巖石圈板塊在地球表面運動的軌跡就是轉換斷層,這種運動特征符合歐勒定律(見轉動極)。這一理論認識也被板塊運動的球面幾何關系所證實(圖3中a、b兩板塊均繞轉動極ρ轉動)。如用作圖法,對大西洋中脊的各轉換斷層段分別作垂直於該轉換斷層段的球面大圓,它們都相交於一個很小區內,這個小區(理解為一個極點)在北緯58°,西經36°附近,即為性質屬小圓的巖石圈板塊運動的轉換斷層的共同轉動極。這就有力地證明瞭巖石圈板塊運動具球面剛體轉動性質。

  

參考書目

K.C.Condie,Plate Tectonics and Crustal Evolution,Pergamon Press,New York,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