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學傢。字仲翔。1895年12月7日出生於上海川沙縣,1984年5月4日病逝於杭州。1916年畢業於農商部地質研究所,1922年獲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地質學碩士學位。曾任北京地質調查所技士,中山大學、中央大學、杭州大學教授,,兩廣地質調查所副所長,重慶鹽業研究所研究員,貴州地質調查所所長,浙江地質調查所所長,浙江地質局總工程師等職。朱庭祜早年曾先後在河北、浙江、雲貴、兩廣、臺灣等19個省市進行過地質調查、填圖、找礦和研究工作,發現過井陘鐵礦等一批礦床。他參與填制的《北京西山地質圖》及文字報告,是中國最早的正規地質圖和報告。1928年他登上西沙群島進行鳥糞層調查研究,是中國較早從事這項工作的地質工作者。他在30年代完成瞭河南、江西兩省若幹地區的地下水調查。1949年以後,他參加瞭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浙江黃壇口水電站的壩址勘察工作和新安江水電站的選址調查,以及治淮工程等諸多水利工程的地質調查。主要論著有《河北井陘鐵礦》(1920)、《西沙群島鳥糞》(1928)、《浙江西北部地質》(合著,1930)、《河南安陽、林縣、湯陰、湛縣等地區的地下水》(1935)、《自貢市鹽層構造》(1942)和《浙江衢縣黃壇口壩址附近地質勘探報告》(合著,195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