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巖石學傢、地球化學傢。1930年2月8日生於英國倫敦。1952年畢業於聖安德魯大學,1955、1974年分別獲聖安德魯大學哲學博士、名譽理學博士學位。曾任利茨大學研究員,芝加哥大學、加州技術學院等校教授。1981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副院士,1982年當選為美國文學及科學院院士。威利主要從事實驗巖石學研究。他以大量的基於熱力學原理的實驗為基礎,結合巖石形成時地質環境的控制因素,從全球構造角度討論巖石成因和構造歷史。他在《花崗質巖漿在地殼和俯衝帶不同深度度下的深熔實驗及其討論》等書中提出不同類型的巖石,包括地殼和地幔巖石,因重熔而產生花崗質液體的溫度、壓力和揮發組分的相圖,為花崗巖的重熔實驗奠定瞭較為廣泛的基礎。他認為地殼巖石可能形成花崗質液體,而地幔巖石一般則不能;但花崗質液體形成時的部分熱源和巖漿中某些物質組分可能來自地幔。此外,1967年他主編瞭《超鐵鎂巖石及其有關巖石》一書,對超鐵鎂巖石進行瞭系統分類和詳盡的巖礦地球化學的描述。主要著作還有《動力地球化學》(1971)、《俯沖帶內一些深源花崗質巖石的實驗及熱控制》(1983)和《黑雲母及白雲母花崗巖和某些地殼巖漿來源的實驗研究》(198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