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巖石圈在水準方向上的彼此分離與拼合運動的一次全過程。即大陸巖石圈由崩裂開始、以裂谷為生長中心的雛形洋區漸次形成洋中脊、擴散出現洋盆進而成為大洋盆,而後大洋巖石圈向兩側的大陸巖石圈下俯衝(見俯衝作用)、消亡,洋殼進入地幔而重熔,從而洋盆縮小;或發生大陸漸次接近、碰撞,出現造山帶,遂拼合成陸的過程。1974年由J.F.杜威和K.C.A.伯克提出。為紀念加拿大地質學傢J.T.威爾遜而命名。

  威爾遜於1966年認為在聯合古陸陸之前還應存在過更早期的曾拼合一起的早期“泛大陸”。這種大陸崩裂,洋盆的開啟與閉合,被理解為具開始與終結的過程,可以重復出現的現象(見構造旋回),並把威爾遜旋回的起始和終結用萌發期→青年期→成熟期→衰落期→終結期→地縫合線來表達,相對應的實例為東非裂谷→紅海亞丁灣→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喜馬拉雅山。

  巖石圈板塊基本上重力均衡漂浮於地幔軟流圈之上,巖石圈板塊因下部熱對流而隨之被馭拖漂移(見地幔對流說)。板塊運動由洋中脊生長邊界的擴散速率測算,或消亡邊界的運動特征及被動大陸邊緣(見大陸邊緣)間的對比,顯示出洋盆開與合雖具周期重復性,但其時間可長可短,由幾億年至2000萬年不等,並無一定規律性。由於洋中脊的生長擴散速率變化不大,從而認為板塊構造運動及其作用,基本上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遞進較為均勻,不具脈沖性運動或間隙性。這是板塊構造學對傳統大地構造學說造山旋回周期性認識的一個重要改變。

  威爾遜旋回是重建古大陸的基礎。大陸的拼合界線就是古洋盆閉合遺留下的由蛇綠巖套或蛇綠混雜巖類所代表的洋殼碎片帶,沿此帶可出現呈帶狀分佈的鈣堿性系列的火山巖及花崗巖類的侵入體,也可有大陸邊緣帶前陸盆地沉積建造等。當然,重建古大陸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前中生代的洋底特征已經消失,古大陸已經支解破碎改造,古大陸邊緣及其形態已經消亡,碰撞帶巖石記錄已經被破壞消毀等。用威爾遜旋回重建古大陸,在北美大陸較為成功,至少可追溯到早元古宙。

  

參考書目

B.F.Wirdley,The Evolving Continents,John Wiley &Sons,Inc.,New York,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