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作用在物體單位面積上的一種力。它存在於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內部,或流體與固壁之間,固體與固體相接觸的介面上。習慣上,在力學和多數工程學科中,“壓力”一詞與物理學中的壓強同義。壓力的一個特點是:它的作用方向與作用面積垂直並與作用面積的外法線方向相反。

  流體在任意一點的受力狀態都可以用應力張量來表示。應力張量總共有9個分量,表示為:

其中 σxσyσz分別是流體的其餘部分對流體內的體積元在 xyz方向的正應力; τxyτ yxτ zyτyzτzxτ xz是6個剪應力。如果流體處於靜止狀態,或雖處於運動狀態但流體是理想的(即可以忽略其粘性),則6個剪應力分量都等於零,隻有 σxσyσz不等於零。 σxσyσz都是以受力面的外法線為其正向,而壓力的正向恰好與之相反。可以證明: σx= σy= σz=- p,即靜止流體或理想流體的壓力等於任一方向正應力的負值。

  對於運動的粘性流體,6個剪應力分量不會同時等於零,這時在斯托克斯假設(見粘性)成立的條件下,壓力定義為:

即壓力的大小等於所考察點三個正應力的平均值。可以證明它也是考察點所有方向上法應力的平均值。

  通常把作用在1平方厘米上的單位作用力(1克力)作為壓力的單位。但是,在實際應用時它失之過小,工業上采用的壓力單位是千克力/厘米2。在海平面上的大氣壓力為pA=1033克力/厘米2,與工業上采用的壓力單位比較接近。國際單位制(SI)中的壓力單位是帕(斯卡),1帕=1牛頓/米2

  流體的壓力與溫度、體積等有密切的關系。例如理想氣體服從以下的狀態方程:

pvRT

式中 p為壓力; v為單位質量氣體的體積; T為熱力學溫度; R為氣體常數,等於287.14米 2/(秒 2·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