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質勘探工作中,為瞭揭露被覆蓋的巖層或礦體,按設計在地表挖掘的溝槽。由於探槽施工簡便,成本低,因而應用較廣。

  探槽的方向一般近似垂直巖礦層走向。斷面形狀一般為倒梯形(見圖),

槽底寬為0.6米,一般要求槽底應深入基巖0.3米左右,最大深度一般不超過33米。槽口寬度 B是由槽底寬度 b、槽壁傾角 θ和槽深 h來確定,計算公式為

B=b+2hctgθ

保證槽壁安全的傾角θ是大於所挖掘巖土層的安息角或內摩擦角。但深度不超過1米的探槽可垂直挖掘,深探槽欲垂直挖掘或θ角過大時,則需有支護措施。特別是在雨季巖土層侵水後,由於它的安息角和內摩擦角會急劇變小,尤其必需支護。探槽大多在浮土層中挖掘,因此一般可用手工挖掘。在山坡或較硬的巖層中則采用松動爆破和拋擲爆破方法掘進,然後用手工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