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生物學傢、地質學傢。字鐵仙。1895年10月1日出生於江蘇高郵,1979年1月6日卒於北京。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27年獲德國哈勒大學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地質學系主任,中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委委員,地質部教育司司長,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5年當選)等。他是中國地質學會的創立會員,中國古生物學會的創建人之一,並曾任中國地質學會和中國古生物學會的理事長。1948年當選為國際古生物協會副主席。孫雲鑄早年專攻古生物學,研究三葉蟲、筆石、珊瑚、腕足類、頭足類和棘皮類等。尤以研究三葉蟲及筆石見長。1924年著有《中國古生物志》中的《三葉蟲》(3冊)、《筆石》(2冊)、《珊瑚》(1冊)等著作。以後他的研究又兼及地層學、大地構造學和生物古地理學等。1943年他提出中國古生代地層對比的3個原則。1945年論述瞭中緬地槽在早古生代的發育。1948年提出瞭太平洋為生物擴散中心的概念,其後多次從生物群的混合性質論證地層界線問題。1963年概括討論瞭中國古生代海水進退與生物群分區的關系。主要著作有《中國北部寒武紀動物化石》(1924)、《就中國古生代地層論劃分地史時代之原則》(1943)和《海侵的基本概念和問題(著重討論中國古生代各紀動物群及其分區)》(196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