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值隨時間變動的電流稱為時變電流,其中量值隨時間作週期性變動的電流稱為週期電流。如果週期電流在一個週期內的平均值為零,則稱為交變電流或簡稱交流電。這個定義可類推用於電壓、磁通、……等物理量,分別稱為交變電壓、交變磁通、……等。

交流電按頻率劃分名稱、產生方法及用途示意表

  周期電流的數學表達式為

i=f(t)=f(t+T)=…=f(t+nT)     (1)

此處電流i是時間t的函數,在任一確定時刻都有一確定量值,稱為瞬時值。式(1)中的T為瞬時值重復變動的最小時間間隔,稱為周期,主單位為秒。周期的倒量f=1/T表示單位時間內瞬時值變動的循環數,稱為頻率,其單位為每秒,稱為赫茲,記作Hz。目前科學和工程上遇到的交流電,其頻率可由10-4赫到1012赫。

  中國工業上用作能量傳輸和分配的電力網,標準頻率一般定為50赫,稱為工業頻率,簡稱工頻。

  電磁波在一個周期內傳輸的距離稱為波長 λvTv/f,此處v為電磁波速。

  交流電的產生和應用 交流電的來源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由機械振動或其他非電信號轉換為電振蕩,如傳聲器將聲音變為電振蕩,壓電晶體把機械振動變為電振蕩等,另一類則是交流發電機或電子振蕩器,作為能源使用的都是屬於後一類型。

  電力網中所用的交流電源都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制成的,稱為交流發電機。將一個線圈放在永久磁鐵(或電磁鐵)的磁場中旋轉,則穿過線圈的磁通Ф 隨時間變動,因而將產生感應電動勢e=-dФ/dt。如果線圈的旋轉是勻速的,且角速率為ω,則感應電動勢就是周期的,其頻率f=ω/2π,而ω=2πf常稱之為角頻率。由於線圈旋轉一周後其中磁通Ф的累積變動量等於零,故感應電動勢在一周期內的平均值也等於零,即電動勢是交變的。通常這種交變電動勢通過安裝在旋轉軸上的兩個導電滑環用兩個電刷引出,若接通外電路,則在外電路中獲得頻率為f的交流電。為瞭獲得固定頻率的交流電,這種發電機的轉速必須是固定不變的,因此被稱為同步發電機。這種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裝置產生交流電,由於受到機械結構強度的限制,其轉速不能太高,因此頻率也就不可能很高,一般限於10000赫以下。為瞭獲得更高頻率的交流電源,可以采用電子振蕩器。廣播電臺、高頻感應加熱、電磁振動臺、聲吶等裝置上所需用的較高頻率交流電源就屬這一類(見電磁振蕩和電諧振)。

  在M.法拉第1831年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後第二年,第一個最簡單的交流發電機就已問世,然而交流電開始得到廣泛應用還是在19世紀80年代以後,那時相繼發明瞭變壓器、三相制、旋轉磁場和異步電動機;交流電路理論也隨著這些應用的需要而逐步建立,例如用相量表示正弦量的方法就是1893年C.P.施泰因梅茨提出的。1907年三極真空管的發明,為產生更高頻率的交流電及其在無線電方面的應用提供瞭條件。

  目前,在動力方面,絕大部分電力網都是交流的,因為交流電可以方便地變換電壓;交流電機在結構上也比直流電機簡單;在需要直流的地方還可以很方便地采用電子整流裝置。中國1980年在東北建立的超高壓輸變電線路就是用的50萬伏交流電。

  在信息傳輸方面也時常用到交流電,例如載波通信的載波電流就是交流電。

  交流電路 當電路中通過交流電時,電路周圍與電路相關聯的磁通也隨著交變,從而在電路的各個部分感應電動勢e=-dФ/dt。另外,電路中的各個部分還存在著與電壓相關聯的電荷,其量值隨電壓的交變而交變,這些交變著的電荷就形成導線中的充放電電流 i=dq/dt。一般說來,上述感應電動勢與充放電電流將分佈在電路的每一個微小段落上。然而,當交流電路的幾何線度與該交流電相應的電磁波波長相比很小時,則除開磁場較集中的電感線圈之外,電路其他段落上的感應電動勢都可忽略不計;另外除開電場較集中的電容器之外,電路其他段落上電荷的充集和放散也都可忽略不計。對這種電路可以用所謂集中參數來描述,即將電路中的電阻集中到有限個理想電阻元件上;磁場較集中的電感線圈以參數L=Ф/i來描述,稱為電感,構成理想電感元件;電場較集中的電容器以參數Cq/u來描述,稱為電容,構成理想電容元件。這樣就構成瞭一個含有有限個理想元件的電路模型,這種電路稱為集中參數電路。例如對工頻50赫交流來說,在真空(或空氣)中的電磁波長有6000千米,所以通常遇到的工頻交流電路都是集中參數電路。

  對集中參數電路來說,基爾霍夫電路定律在任何瞬間都成立。這是因為電路的分析並不涉及電感線圈內部或電容器內部,而隻是把它們化作理想電感元件和理想電容元件去研究它們外部的電壓電流關系,在這些元件外部任何電路段落上不存在感應電動勢與充放電電流。因此,在任何瞬間,流入某節點的電流瞬時值的代數和恒等於零〔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即∑i=0;沿任意閉合回路各電壓瞬時值的代數和也恒等於零〔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即∑u=0。

  除基爾霍夫電路定律之外,各電路元件上的電壓和電流的約束關系也是分析電路問題所不可缺少的。在這三種元件上電壓瞬時值u與電流瞬時值i的關系是:

  在電阻元件上:u=Ri,       (2)

  在電感元件上:u=dФ/dt=d(Li)/dt,  (3)

  在電容元件上:i=dq/dt=d(Cu)/dt,  (4)

以上各式中RLC 就是各理想元件的參數:電阻、電感和電容。如果它們都是既不隨電壓、電流量值而改變的量(即線性的),又是不隨時間而改變的量(即非時變的),就被稱為線性非時變元件,其參數即線性非時變參數。

  根據基爾霍夫兩條定律及各元件上的電壓、電流約束關系,就可以列出電路的微分方程。對交流電路來說,往往隻須求出所謂穩定狀態(簡稱穩態)的解答,這相當於電路閉合後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所建立的狀態。而電路經過開關切換從一個穩態過渡到另一個穩態之間的過程則稱為瞬變狀態(簡稱暫態)。暫態所經歷的時間理論上是無限長,但實際上往往隻經過數秒、數毫秒、數微秒甚至更短的時間後即可認為已經結束,而已建立起新的穩態。暫態實際所經歷時間的長短決定於電路的參數。在暫態中各元件上電壓和電流一般都是非周期的,所以不在本條目討論的范圍之內。

  下面將隻討論由線性非時變元件所組成的集中參數交流電路。對這種電路來說,其微分方程是常系數線性微分方程組,它的穩態解就是方程的一組特解。

  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交變電流的瞬時值i隨時間變動。工程上所用的交流電量值是通過該交流電流經電阻時所消耗的功率去衡量的。若某交流電流經一線性非時變電阻R在一個周期內消耗的能量與某直流I流經此同一電阻在同一時間內消耗的能量相等,則此直流I的量值就被定義為該交流i的有效值。據此,有下列等式關系

   (5)

   (6)

即交流的有效值等於該電流在一個周期內的方均根值。這個關系也適合於一周期內平均值不為零的周期電流。

  對交變電壓或周期電壓,可用同樣方法來定義其有效值

。   (7)

  式(5)右端被積函數pRi2=ui就是交流電i流經電阻R所消耗的瞬時功率。在工程上感興趣的是瞬時功率在一個整周期內的平均值,稱為平均功率

   (8)

  正弦電壓與電流的相量表示法 周期變量中的最簡單同時也是最基本的是隨時間按正弦規律的變動,稱為簡諧變量或正弦變量,其一般表達式為

aAmsin(ωt+ø),    (9)

它可以表示正弦電壓、正弦電流或其他任何正弦變量。

  式(9)中的ω=2πf為正弦變量的角頻率,Am為正弦變量的振幅或峰值。ωt+ø被稱為正弦變量在某一瞬時t的相位,而ø是t=0(初始)時的相位,被稱為初相。因為相位常以角度表示,故又稱為相角。

  當角頻率、振幅及初相都確定以後,正弦變量的瞬時值及其變動規律就已完全被確定,所以它們常被稱之為正弦變量的三要素。

  正弦變量可以用復數表示,其模等於正弦變量的振幅,其幅角等於正弦變量的初相。例如有正弦電流i=Imsin(ωt+ø),則它的復數記作

式中j為虛數單位 。這個復數在復平面上(圖1)可看作一個矢量,其長度為 I m,由實軸起算的幅角即為 ø。如果讓這個矢量從圖示的初始位置 ω為角速率逆時針方向旋轉,則在任一時刻 t其幅角就將是該正弦電流在 t時刻的相位 ωt+ø,而此時矢量在虛軸上的分量 也就是該正弦電流的瞬時值。但是這種矢量與空間矢量的意義全然不同,它在圖中的方向並不代表空間方向,而是代表著正弦變量的相位,故稱相量。用相量表示各正弦變量,從而分析或尋求各量之間關系的方法就是相量法。

  在處理同頻率的正弦變量之間的關系時,由於代表它們的相量都是以相同的角速率在復平面上旋轉,它們間的相對位置永遠不變,所以隻須考慮它們的初始位置,如圖1中的相量

而無須考慮其旋轉速率。

  正弦變量的有效值按方均根值計算可得

   (10)

即為其振幅的

這對正弦電壓、電流、磁通等都相同。

  在工程上,表示交變電壓的大小都用有效值,故在計算正弦電流電路時就常用有效值相量來代替上述的振幅值相量。這兩種相量間成常數倍率的關系,即

。有效值相量妅的模就是有效值 A。這樣,從有效值相量推求瞬時值的公式就是

   (11)

  用相量表示正弦變量的方便在於能將同頻率正弦量的相加減化為相量(即復數)的相加減,把正弦量對時間的求導和積分化為與jω的相乘除從而可簡化計算;同時還可以把相互有關系的相量畫在同一個復平面中,以表示它們所代表的各個正弦變量的相對量值大小和相位關系,這種圖形被稱為相量圖。

  於是,基爾霍夫兩條定律就可以從描述瞬時值的代數和恒等於零化為各該相量的代數和為零,即對任一節點有

而對任一回路則有 這些關系常被稱為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下面再尋求交流電路中常見的三種元件電阻、電感和電容上電壓電流間的相量關系,即將式(2)、(3)、(4)化為相量形式。

  當正弦變量乘以常量時,其振幅將成比例地增長而相位則不變,故表示其積的相量也等於原相量乘以常量。因此在電阻元件上電壓電流的相量關系根據式 (2)應為

,它表示電阻上電壓電流有效值的比仍是電阻 R,且電壓與電流同相位。

  當尋求相量對時間的導數時,必須先補入旋轉因子

再進行求導,然後約去 。這樣,相量對時間求導就化為該相量乘以 j ω。據此,在電感元件上電壓電流的相量關系根據式(3)化為 它表示電感元件上電壓有效值等於電流有效值乘以 ωL,而電壓在相位上則超前於電流90°。同樣,從式(4)可知, 它表示電容元件上電壓有效值等於電流有效值乘以 1/ ωC,而電壓在相位上則滯後於電流90°。

  對時間的積分是求導的反運算,因此相量對時間求積分應化為該相量除以jω

  阻抗與導納 由線性非時變元件構成的電路通入某一頻率的正弦電流時,電路的電壓也必然是同一頻率的正弦電壓。這時電壓相量與電流相量的比

   (12)

是一個具有電阻量綱的復量,稱為該電路的復數阻抗,簡稱阻抗。其倒量

   (13)

具有電導的量綱,稱為該電路的復數導納,簡稱導納。式(12)、(13)按其形式均可稱為歐姆定律的相量形式。

  阻抗和導納都可以寫成指數形式,也都可以寫成代數形式:Z=|Z|e=R+jXY=|Y|e

= G+ j B,它們的模| Z|及| Y|分別稱為阻抗模及導納模,等於電壓與電流兩有效值的比。幅角 θ稱為阻抗角,代表電壓在相位上超前於電流的角度。代數式中的各參數: R=| Z| cos θ稱為電路的電阻; X=| Z| sin θ稱為電路的電抗; GY cos θ稱為電路的電導; B=- Y sin θ則稱為電路的電納。這些參數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兩個相似的直角三角形來表示,如圖2a及b,它們分別稱為阻抗三角形和導納三角形。

  阻抗和導納的概念,隻能適用於頻率一定的正弦電壓或電流。如果頻率變動,阻抗和導納一般也都要隨著變動。因此一般說來,阻抗、導納、電阻、電抗、電導、電納以及阻抗角都是頻率或角頻率的函數。

  采用相量表示正弦電流電路,把電壓與電流用它們的相量表示,就得到與直流電路完全相似的歐姆定律和基爾霍夫電路定律。直流電路中的電阻與電導則分別被阻抗與導納所取代。因此,應用相量法計算正弦電流電路時就可以用直流電路計算的各種定理和方法。例如,當若幹阻抗Z1Z2、……相串聯時,其等效阻抗Z等於各阻抗之和:Z=Z1+Z2+……;而若幹導納Y1Y2、……相並聯時,其等效導納Y也等於各導納的和:YY1+Y2+……。

  根據上面所討論電阻、電感和電容元件上的電壓電流相量關系,可知電阻元件的阻抗為實量R;電感元件的阻抗為jωL,是虛量,其量值XL=ωL 稱為感抗;電容元件的導納為jωC,或其阻抗為-j/(ωC),也是虛量,其量值Xc=1/(ωC)稱為容抗。感抗和容抗的倒量BL=1/(ωL)及BcωC 則分別稱為感納及容納。

  如果電路由電阻R、電感L及電容C串聯組成(圖3a),則其阻抗應等於三個元件阻抗的和,即

若已知電壓訶,則電流İ可根據歐姆定律求得

  

這裡電路的電抗X等於感抗XL與容抗Xc的差。電路的電壓相量等於各元件上電壓相量的和,它們的相對量值和相位關系可由相量圖(圖3b)顯示出來,圖中設電流相量的初相為零,被稱為參考相量。

  根據上式,可以容易地寫出電壓電流瞬時值關系。如設uUmsin(ωt+ø),則

圖3c繪出瞭電流i、電壓 u及各元件上電壓分量ucuLuc隨時間變動的曲線。

  正弦電流的功率 當線性非時變參數電路中通過正弦電流i時,電路上的電壓為同一頻率的正弦電壓u。如果電流和電壓的初相各為øi及øu,則按式(8)求得此電路消耗的平均功率為

   (14)

這裡θ=øui也就是阻抗角。

  在一般情況下,平均功率的計算式與直流電路中的不同,並不等於電壓電流兩有效值的相乘積,而是要在此乘積上乘上一個小於1的數λcosθ。它稱為功率因數。電壓電流兩有效值的乘積S=UI則稱為視在功率或表觀功率。為瞭與平均功率相區別,視在功率習慣上常用伏安(V·A)作單位,而不用瓦。

  當用相量表示電壓、電流時,把這兩個相量直接相乘是沒有意義的。但若取電流相量的共軛

與電壓相量訶相乘,則得

它稱為復功率,其實部Scosθ就是平均功率P,也可稱為有功功率;虛部Ssinθ則稱為電路的無功功率Q。無功功率並不反映電路吸收的功率,隻是反映電路與外電源之間能量反復授受的程度,其單位常稱為無功伏安或乏。

  一般電氣設備都有電壓的額定值和電流的額定值,其容量以視在功率標出。如果這種設備運行時功率因數不是固定的,例如交流同步發電機或變壓器都是這樣,其功率因數與負載性質有關。為瞭充分利用這類電氣設備的容量,就應該盡可能提高功率因數,也就是應設法使各種負載的無功功率能互相補償〔按式(15),無功功率可為正值(當θ>0)或負值(當θ<0)〕,或者盡可能提高每一負載的功率因數。另外當功率因數小於1時,總有一部分能量在電源和負載之間反復授受,致使傳輸線上因電流增大而效率降低。這也是要盡量提高功率因數的一條理由。

  交流電路中的互感 當交流電路中各部分之間存在著磁耦合時,則還須考慮互感。它可以看作是電阻、自感(當不存在互感時,自感可徑稱為電感)、電容之外的另一參數。設兩個理想的線性非時變電感元件其各自的自感為L1L2,其間的互感為M(圖4),則兩元件上的電壓、電流瞬時值關系是

   (16)    (17)

此兩式中的後項就是兩個元件上的互感電壓。

  通常一個元件上電壓和電流的參考方向(即正值所表示的實際方向)都是規定為相一致的。但一個元件中電流的參考方向與另一個元件中電流的參考方向之間在無互感的情況下,規定時並無任何約束。然而在有互感的情況下,為瞭使互感M得出正值,還必須要求兩元件中電流同為正值(或同為負值)時其磁場應相互加強,如圖4所示。由於簡化電路圖中並不畫出電感線圈的繞法,所以常用星號“*”標示磁耦合的對應端。當兩線圈中電流的實際方向都是從對應端進入(或離開)線圈時,其磁場就是相互加強。圖4中已作瞭對應端標記。

  當兩電感元件中電壓、電流都是同一頻率的正弦變量時,式(16)、(17)可以寫成相量形式

   (18)    (19)

用這兩式來共同表達兩個元件上電壓電流相量的約束關系。這裡XMωM 稱為兩元件間的互感電抗。

  具有磁耦合的兩個電感元件也可以當作一個整體而看成一個具有四個端子的元件。

  非正弦周期交流電路 前面曾提到:正弦變量是周期變量中最簡單和最基本的形式,這是因為根據數學中的傅裡葉方法,周期變量常可以分解成一系列正弦變量的和〔作這種分解的條件是ft)必須滿足所謂狄利克雷條件,但一般電路中遇到的周期變量都能滿足這個條件〕,即

   (20)

其中各系數 A0A1…及各初相ø1,ø2…都可根據特定的公式算出。當f(t)代表電流時,A0就相當於該電流的直流成分。式中的每一個正弦項Aksin(tk)稱為一個諧波。當k=1時稱為基波,k為大於1的整數時則稱為高次諧波或k次諧波。一般隨諧波次數k的增高其振幅Ak也會逐漸變小,所以式(20)右端可視所需精度取到一定的諧波次數為止。

  一般的交流電源,其電壓常與正弦電壓有某些差別,亦即存在一些高次諧波。當線性非時變參數交流電路中各電源電壓都是同一周期的周期變量時,則建立穩態後各電流以及負載上的電壓一般也都是具有相同周期的周期變量。欲計算此種電路的電壓電流時,可根據線性電路的疊加定理,先將給定的電壓電流分解為諧波,然後分別對每一諧波進行計算(可用相量法),並將各個相對應的計算結果寫成瞬時值,然後相加即可。

  

參考書目

 李瀚蓀編:《電路分析基礎》,第二版,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3。

 江澤佳主編:《電路原理》,第二版,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5。

 C.A.狄蘇爾、葛守仁著,林爭輝主譯:《電路基本理論》,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C.A. Desoerand E.S.Kuh,Basic Circuit Theory,McGraw-Hill,New York,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