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巖的一個大類。SiO2含量大於65%(重量%)、富長石和石英。色率一般小於15,呈淺色。代表性巖石(噴出巖和侵入巖一一對應)是英安巖和花崗閃長巖、流紋巖和花崗巖。霏細巖是隱晶質無斑或少斑的流紋巖;黑曜巖、松脂巖和珍珠巖是一些含不等量水的、成分與流紋巖相仿的玻璃質酸性火山巖(見酸性火山玻璃巖);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又合稱為花崗質巖石或花崗巖類巖石(有時還擴大包括石英閃長巖)。紫蘇花崗巖因含紫蘇輝石而得名,但它是一組與高級變質作用有關的的侵入巖或變質巖系列;環斑花崗巖因具特征的長石的環斑結構而得名,它可以由巖漿結晶形成,也可以是變質成因。同樣,分佈最廣泛的花崗巖的成因,也多種多樣。因此,作為上部陸殼主要組成的酸性巖,特別是其中的花崗巖,是人們認識大陸地殼形成的重要窗口。各種花崗巖類巖石常包裹數量不等的巖石包體,與其寄主的花崗巖相比,包體的粒度較小、顏色較深、鐵鎂礦物含量較高。它們可以是捕虜體、同源包體、殘留體、殘影體或因巖漿混合作用而形成的淬冷包體。因此,包體的類型和組合是識別花崗巖類成因和深部地殼組成的重要依據之一。與酸性巖有關的最重要礦產是鎢、錫、鈹、銅、鉛、鋅、鐵、金、鈮、鉭、稀土以及沸石、葉蠟石、明礬石、螢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