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與環境密切相關的一類疾病,大約80~90%的癌癥是環境因素作用的結果。癌癥分佈於世界各地,但在地理分佈上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中國是以患上消化道癌較多的國傢,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的死亡人數要占全國癌癥死亡人數的60%以上;婦女則以子宮頸癌為多發,占女性癌癥死亡人數的18%以上,稍低於胃癌的死亡人數。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傢則以患肺癌和下消化道癌為主,女性則以患乳腺癌為常見。不少癌癥在地理分佈上具有明顯的聚集現象,形成某種癌癥的高發區域。

  食管癌分佈 高發區主要集中於東亞北部(中國的華北、西北)、中亞(伊朗裡海東岸等)、南亞(新加坡、印度)、南部非洲(津巴佈韋、南非約翰內斯堡等)和拉丁美洲(波多黎各、巴西聖保羅等)。亞洲食管癌高發帶從土耳其、蘇聯向東經中亞至中國西北、華北及日本仙臺,其中尤以中國華北(見中國食管癌分佈圖)及裡海沿岸的分佈更為突出。食管癌高發區的地理環境多屬氣候偏幹旱的低山丘陵或沙漠、半沙漠土地貧瘠的地域。中國華北太行山區食管癌高發與當地水、土某些因素及居民營養狀況等均有密切的關系。

中國食管癌分佈區

  肝癌分佈 主要分佈於東南亞和東南非。國際抗癌聯合會(UICC)將世界男性肝癌發病率劃分為3組:第一組,肝癌發病率超過5.0/10萬的地區,其中有莫桑比克馬普托、南非約翰內斯堡、夏威夷的日本血統居民、尼日利亞伊巴丹、新加坡的中國血統居民和烏幹達坎帕拉等;第二組,發病率為(3.1~5.0)/10萬的地區,如日本、丹麥等;第三組,發病率在3.0/10萬以下的地區,有英國、美國、智利、瑞典、冰島、牙買加、波多黎各、哥倫比亞和南斯拉夫等國。中國肝癌發病率處於第一組內,全國90%以上的肝癌高發區位於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和廣西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沿海平原、大河口岸及近陸島嶼,形成一個狹長道中國肝癌高發地帶(見中國肝癌分佈圖)。目前認為肝癌的發生與黃曲黴素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肝癌高發區恰恰位於溫暖、潮濕的地理環境中,在那種環境中糧食作物(特別是玉米)、花生等易被黃曲黴菌及其所產生的毒素污染。動物實驗也證明黃曲黴素具有很強的致肝癌作用。

中國肝癌分佈圖

  鼻咽癌分佈 最多見於中國南方和東南亞一些國傢。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拉美國傢患者很少,發病率都在1/10萬以下。在中國鼻咽癌主要分佈於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和臺灣等省、自治區。中國廣東肇慶地區世界調整死亡率可達20/10萬,以四會縣為最高,形成鼻咽癌的高發中心。它和佛山、廣州地區,廣西蒼梧縣和湖南的雙牌縣等地相互連接,構成瞭中國鼻咽癌高發地帶。由此向外,鼻咽癌死亡率逐步下降,形成有規律的同心圓狀分佈(見中國鼻咽癌分佈圖)。

中國鼻咽癌分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