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地質力學、巖體力學和工程地質學傢,奧地利地質力學學派創始人。1908年1月9日生於奧地利薩爾茨堡城。1933年獲維也納大學工程地質博士學位。他擔任過水電站及隧道工程施工的工人、工長、技師、工程師和總工程師職務。1946~~1948年間,他創建瞭巖石力學與工程地質研究所。以後他曾先後擔任薩爾茨堡地質與工程顧問工程局主任和薩爾茨堡國際巖石力學有限公司董事長,卡爾斯魯厄大學教授、巖石力學研究所所長。在此期間,發展瞭巖體力學和巖體工程學科。1951年繆勒與J.施蒂尼等人創建瞭著名的奧地利地質力學學派,並於1951年在薩爾茨堡發起召開第一次國際地質力學討論會,同年擔任瞭國際工程地質力學工作小組主席。1962年以創建者的榮譽身份出任瞭國際巖石力學學會第一任主席。50年代,繆勒與L.von拉佈舍維奇等人提出“新奧地利隧道施工新方法”,此法在巖石隧道工程中獲得廣泛的應用。在巖體力學理論方面,他首先提出巖體是由地質不連續面切割而成的非連續介質,巖體具有多種結構,強調工程與巖體的聯合作用。在他的科學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影響下,地質學與工程力學的結合,成為現代巖體力學的基本指導思想。繆勒重視實踐,有許多專利和發明,如自動鉆孔裝置、鉆孔照相、鉆孔光學監測儀、巖體撓度計等。主要著作有《地質力學》(1944)、《巖石工程》(1963)和《隧道工程》(1978)等,1988年去世前完成瞭《壩基工程》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