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和活動遺跡。化石一詞源自拉丁文 fossillis,意為挖掘。化石是古生物學的主要研究物件,它為研究地質時期的動、植物生命史提供瞭證據。中國古籍中早已有關於化石的記載,如春秋時代的計然和三國時代的吳晉,都曾提到山西省產“龍骨”,“龍骨”即古代脊椎動物的骨骼和牙齒的化石;《山海經》也有“石魚”(即魚化石)的記述;南朝齊梁時期陶弘景有對琥珀中古昆蟲的記述;宋朝沈括對螺蚌化石和杜綰對魚化石的起源,已有瞭正確認識。迄今,發現最早的細菌菌化石為距今35億年前的澳大利亞瓦拉翁納群中的絲狀細菌化石。

  形成條件 地史時期的生物,隻有一小部分與地質環境相適宜,保存下來成為化石:①生物本身必須具有一定的硬體,如無脊椎動物的貝殼、甲殼,脊椎動物的骨骼、牙齒,植物的樹幹、葉子和孢子、花粉等;②生物死亡後必須迅速地被沉積物埋藏起來,免遭生物、機械或化學作用的破壞;③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各種石化作用。生物遺體如果是原地埋藏,就比較容易形成完整的化石,如中國山東臨朐晚第三紀中新統山旺組中保存大量完好的動、植物化石。另一種情況是生物死後的遺體可能經受各種搬運作用,這些在異地埋藏的化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分選程度較好,有時還有定向排列現象。以生物的遺體、遺跡的埋藏和化石的形成過程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稱為埋藏學。

  保存類型 化石保存類型一般可分為實體化石、模鑄化石、遺跡化石和化學化石。①實體化石是指古生物遺體本身全部或部分被保存下來的化石,如中國撫順第三紀煤層中琥珀內的昆蟲化石,是在嚴密封閉的情況下保存下來的。西伯利亞第四紀冰期凍土中的猛獁象,是在嚴寒冷凍的條件下整體保存的。但多數化石僅能保存生物的硬體部分,而且經受瞭明顯的變化,即石化作用。具有幾丁質、幾丁-蛋白質或蛋白質骨骼中容易揮發的成分(氧、氫、氮)經升溜作用而消失,僅留下碳質薄膜,因而又稱炭化作用,如筆石和植物的葉子經炭化作用保存下來。生物硬體的組成物質,部分被地下水溶解,由外來礦物質填充代替,就可以保存原來硬體的微細構造,稱為交代作用,如矽化木,其年輪甚至植物細胞形狀仍能清晰可見。②模鑄化石是指生物遺體在底質、圍巖、填充物中留下的印模和復鑄物。根據化石與其圍巖的關系可以分為若幹類型,如印痕化石、印模化石、鑄型化石和復型化石。③遺跡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生活活動時,在底質沉積物表面或內部留下的痕跡和遺物,如脊椎動物的足跡化石、蠕形動物的爬跡化石和動物的排泄物糞化石或卵化石。廣義的遺跡化石還包括舊古器時代古人類的勞動工具、文化遺物等。④化學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遺體雖然未能保存下來,但組成生物的有機成分經分解後形成各種有機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巖層中,足以證明古代生物的存在。這類化石叫化學化石。

  研究意義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W.史密斯在地層層序律的基礎上,根據化石的縱向分佈建立瞭化石順序律。這不僅利用化石確定地層時代,且為生物進化提供瞭證據。古生物學傢發現地層層位越高,所含化石類別越多,化石的形態構造越復雜,反映瞭生物類別從少到多、形態構造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進化規律。

  生物化石的古生態研究是重建地史時期古地理、古氣候的重要依據。每種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適應環境的結果。各種生物在其習性行為和身體形態構造上都具有反映環境條件的特征。利用這些特征就可以推斷生物的生活環境,例如海生生物化石珊瑚、有孔蟲等反映海洋環境;陸生植物葉片、樹根、昆蟲等則反映大陸環境。根據一個地質時期各種生物化石的生活環境和氣候條件的研究,就可以推斷該時期的海陸分佈、海岸線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澤的范圍等。古環境和古氣候的重建對地質歷史的瞭解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生物的硬體部分還可以形成反映古環境、古氣候的巖石標志,如貝殼巖反映海濱環境,生物巖礁反映低緯度暖海環境,泥炭或煤反映潮濕沼澤環境等。

  化石資料的大量收集還為古生物的系統分類提供瞭基礎。現代生物是古代生物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發展而成的,各種生物之間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親緣關系,從而建立瞭一個反映生物界親緣關系和進化發展的自然分類系統。

  化石的類群 古生物與現代生物一樣,一般分為低級的原核生物和高級的真核生物兩大類,共有5個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界以下依次為門、綱、目、科、屬、種等單位。

  由於生物是由低級到高級發展到現代的,地史上各個時期的生物門類都不相同,每個時期的化石類群與當時的生物門類相關。不同地史時期有其發達的生物門類,也就有其特征的化石類群,有些門類在該時期占統治地位,有些門類在該時期衰退或滅絕。總之,按時間的進程,生物門類與化石類群的變化,顯示瞭生物演化的系統發展歷史(見古生物演化)。(見彩圖)

古萊得利基蟲 產地:雲南昆明

復州蟲 產地:貴州銅仁

四筆石 O14厘米 產地:湖北宜昌

三葉角石 O220厘米 產地:新疆柯坪

鏈珊瑚 S211厘米 產地:陜西寧強

鈕扣珊瑚 D12厘米 產地:廣西橫縣

克諾爾鱗木 D320厘米 產地:江蘇南京

鱗木 C330厘米 產地:內蒙古準格爾旗

黃河菊石 C36厘米 產地:山西太原

巔石燕 D1——25厘米 產地:廣西橫縣

歐姆貝 P25厘米 產地:貴州貴陽

胡氏貴州龍 T212厘米 產地:貴州興義

合川馬門溪龍 T1長22米,高3.5米 產地:四川合川

  

參考書目

張永輅、劉冠邦、邊立曾編:《古生物學》(上、下冊),地質出版社,北京,1988。

 門鳳岐、趙祥麟:《古生物學導論》,地質出版社,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