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為旅遊者提供遊覽、觀賞、度假、療養、娛樂、休息、探險獵奇、考察研究,以及交際等活動的客體和勞務。旅遊資源的客體按其屬性可分為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兩大類。大多數旅遊資源具有無限重複使用的價值,即永續性,如參觀遊覽、登山、滑雪、海水浴等方式涉及的物件;但也有少數旅遊資源會被消耗掉,如狩獵、垂釣、採集、購物等方式涉及的物件,需要用人工飼養、栽培、製造等方式補充。把勞務作為旅遊資源,是因為許多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必須通過相應的導遊和服務,才能使旅遊者獲得充分的精神神與物質享受,否則會降低乃至失去旅遊價值。另外,在國際旅遊中,勞務費用計入旅遊路線、遊覽內容、食宿條件、搭乘工具、逗留時間等所需費用,必須加以考慮。因此,旅遊智力資源開發在發展旅遊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然風景旅遊資源 系指尚未開發利用的能使人產生美感的自然環境及其景象地域組合。由地貌、水文、天氣、動物、植物等要素巧妙結合所構成的千變萬化的景象和環境,通過人的感覺和感應,產生美感,獲得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自然風景的景象組合很多,比如水光山色、奇石異洞、流泉飛瀑、陽光海灘等。

  ①水光山色。山和水是構景的基本要素。山體往往是構成風景的骨架,垂直變化大,氣候多樣,景色各異。此外,山地空氣清新,草木繁茂,可供尋幽探勝、避暑療養和攀登。水體的光、影、形、聲、色、味是最生動的風景素材。溪流、湖泊、江河、海洋、泉水、冰川、雪被等是旅遊者觀賞、品飲、遊泳、操舟、滑雪、垂釣、水療等活動的對象。水光與山色融成一體,更使景色增輝。世界上著名的遊覽地,大多兼有水光山色之秀。如阿爾卑斯山的雪峰和冰川湖構成瞭旖旎的風光;中國四川省的九寨溝,藍天、雪峰、綠樹、繁花、碧水相映成趣的五彩湖和一連串跌水瀑佈構成瞭絕妙景致。(見彩圖)

四川九寨溝自然保護區(中國)

桂林陽朔喀斯特峰林(中國)

  ②奇石異洞。自然界的奇石異洞吸引旅遊者前往觀賞、探險。它們的形成與構造、風化、溶蝕、沉積等地質作用及巖性關系密切。如中國黃山奇峰簇立是節理發育的花崗巖經長期淋溶侵蝕風化的結果。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是砂巖受到高溫氧化與淋溶所致,峰多石怪,素有“假喀斯特”之稱。內陸的風蝕地貌,幾乎全是在風的作用下形成的。火山噴發則形成噴氣錐、火山彈、火山湖、熔洞以及形狀奇異的熔巖地貌。以桂林山水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不僅有挺拔的石峰,還有曲折深邃的巖洞和各種形狀的鐘乳石、石筍,以及地下暗河。(見彩圖)

  ③流泉飛瀑。世界上泉類繁多,礦泉出露點自古至今一直是人們喜愛的療養地。中國有許多著名的礦泉,如華清池、從化、北投、陽明山、湯崗子、嶗山、阿爾山、五大連池等。間歇泉、自噴泉、“爆炸泉”、“含羞泉”、“透瓶泉”等自然奇觀則對旅遊者也有很強的吸引力。世界各地的大小瀑佈同樣以其壯觀的氣勢吸引遊人(見彩圖)。例如,馳名於世的尼亞加拉大瀑佈、伊瓜蘇大瀑佈、莫西奧圖尼亞瀑佈(即維多利亞瀑佈)以及中國貴州省的黃果樹大瀑佈。其中黃果樹大瀑佈連續9級瀑佈串聯,最大一級落差達68米,最大流量有2000多立方米/秒。

黃果樹瀑佈,為喀斯特懸谷(中國)

黃石公園間歇泉(美國)

  ④陽光海灘。利用充足的陽光和海灘建立的海濱浴場,是沿海地區旅遊業的重要內容之一。地中海沿岸和加勒比海沿岸諸國沿海旅遊業十分發達。中國也擁有豐富的陽光海灘資源。

  ⑤旅遊氣候。氣候優劣能影響人們出遊,還可引起景物的季相變化,使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時刻和不同季節,有著截然不同的景象風光。居住在不同氣候帶的人們為追逐理想的天氣而出遊。如寒冷潮濕地區的居民,總是向往陽光明媚、溫暖舒適的地區;悶熱潮濕地區的居民願意去幹爽的地方消夏。有的低緯度地區居民喜歡在冬季去高緯度多雪地區欣賞冰雪風光,或滑雪、溜冰、冬獵。季節不同,可使同一旅遊區出現旅遊淡季和旺季。

  ⑥生物資源。在旅遊環境中,植物以形、色、香塑造風景季相,表現地方特色,有美化環境、分離空間、烘托主景、清新空氣和保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包括鳥獸蟲魚在內的動物,使自然風景的景象空間更加活躍、生動而富有趣味。一般常用保護、馴養、投放某些動物來美化和點綴風景,有時也把天然動物作為觀賞、漁獵的對象。世界上許多國傢通過設置保護區和建立國傢公園的方式,發展旅遊和保護生態平衡。(見彩圖)

米庫米天然動物園(坦桑尼亞)

黃石國傢公園(美國)

長白山自然保護區(中國)

  人文景觀旅遊資源 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也是民族風貌和特色的集中反映。它可以提供知識、樂趣和享受。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可以被人們有意識地創造出來。人們還可以通過建造博物館、遊樂園以及組織各種慶典紀念活動,來豐富旅遊內容。總之,一個國傢或一個地區獨具特色的民族、歷史、文化藝術、物產和建築等,都可構成人文景觀旅遊資源。

  ①民族風情。居民的民族構成、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節日喜慶、服飾裝束、民間藝術、工藝特產、烹飪技術和精神面貌所具有的特色,對異國異地的遊人均有吸引力。中國有56個民族,居住環境多樣,社會經濟狀況不同,風俗習慣各異,為旅遊者領略中華各民族風情,探索人類社會演化,提供瞭廣闊的天地。

  ②歷史古跡。古代人類文明的遺產是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旅遊活動中,許多旅遊者對於歷史古跡有濃厚的興趣,如埃及的金字塔、希臘雅典的帕提儂神廟、意大利羅馬的科洛西姆大鬥獸場、中國的秦兵馬俑,對旅遊者的吸引力經久不衰。中國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有很多可供遊覽參觀的歷史古跡,包括古人類遺址、新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古城帝陵、宮宛園林、萬裡長城、寶剎古寺、石窟壁畫、碑碣佛像等。(見彩圖)

雅典衛城(希臘)

古埃及金字塔(埃及)

北京故宮(中國)

香港海洋公園

\ n

北京慕田峪長城(中國)

紐約自由女神像(美國)

巴黎埃菲爾鐵塔(法國)

  ③文化藝術。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藝術都可以成為吸引遊客的因素。繪畫、雕刻、攝影以及各種工藝作品,是旅遊者樂於欣賞的項目。戲劇、舞蹈、音樂、電影、以及其他表演藝術也常常是吸引旅遊者的晚間節目。一些有特色的博覽會、博物館、遊樂園也是旅遊收入很高的文化設施。遊客在欣賞遊覽地文化的同時,也把他們居住地的文化帶到瞭遊覽地,使地區之間的文化差別日益縮小。所以,旅遊本身也是一種文化交流。(見彩圖)

泰姬陵(印度)

杭州西湖(中國)

倫敦橋(英國)

吳哥窟(柬埔寨)

\ n

威尼斯水街(意大利)

日內瓦(瑞士)

龐費拉達聖殿騎士團堡壘(西班牙)

  ④城鄉風光。城市和鄉村的景觀是一個地區風貌的集中反映,繁華的城市和寧靜的田園風光各有其誘人之處。世界上一些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築風格和獨特風貌,吸引旅遊者前往瀏覽。城市的居民則對於田園風光和郊遊有濃厚的興趣。

  ⑤旅遊商品。旅遊商品不需要生產和銷售者承擔遠途運輸的費用和損失,不受關稅的限制,創匯率遠遠高於一般出口商品。去歐、亞一些國傢的旅遊者,購物支出占其總支出的25~50%。在某些特殊地區比重還要高,如香港擁有自由港的地位,被旅遊者稱為“購物天堂”,旅遊者的開支的61%是用於購物。中國物產豐饒,特產繁多,發展旅遊商品潛力很大。旅遊商品也是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

  ⑥風味佳肴。各地的美味食品是旅遊者所追求的物質享受之一,大部分食品不宜遠帶和久存,旅遊者隻能就地品嘗。中國菜肴色、香、味、形兼備,是世界各國無法匹敵的一種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評價 評價旅遊資源,關系到開發程序、開發規模、建設方式,以及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的影響,是進行旅遊區劃、制定旅遊規劃甚至區域規劃的前提。

  旅遊資源評價可以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較復雜,目前尚無公認的評價標準,一般是根據不同類型旅遊資源選擇若幹主要因子,通過抽樣或典型調查,逐項評分,然後加權平均計算求得綜合指標。由於旅遊資源差異大,各類資源之間做比較的難度大,或者無法用數量概念表述,故仍需結合定性分析。通常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論證:

  ①從旅遊資源的客體景象藝術特征進行度量。景物特征和作用的種類越多,構成的景象越豐富多采。主景、副景以及襯景的組合方式、格調和季相的變化,對景象藝術影響都很大。景象中若具有奇、絕、古、名任一特征,或幾個特征,景象的藝術水平則比較高。通過分析和評價景物的種類、數量、特點、格調及其組合,確定它的地位、價值、意義,從而可劃分為國傢級、省際級、省區級、地方級4大類。

  ②確定旅遊資源的歷史文化價值。文物古跡的類型、年代、規模和保存狀況以及歷史文化意義,是評價其歷史文化價值的重要依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可以分為國傢級、省級、縣級。

  ③景象的地域組合、地理位置和進入的難易程度,是評價旅遊資源的又一重要指標。即使是名勝,但地域組合分散,景點相距遙遠,或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旅遊價值也將大大降低。

  ④旅遊功能和環境容量對評價旅遊資源具有重要意義。旅遊功能分為遊覽、觀賞、娛樂、消遣、度假、療養、鍛煉和考察研究等類型。旅遊功能的發揮和當地的社會狀況密切相關。旅遊環境容量可從容人量和容時量去度量。前者指旅遊點單位面積內所容納的遊人數,以人/平方米表示,反映用地、設施以及投資規模;後者指旅遊所需要的基本時間,以景點/時表示,體現旅遊點的遊程、內容、景象、佈局和建設時間。

  ⑤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條件對開發程序影響很大。所謂開發利用條件,概指旅遊點建設的施工量、投資、當地施工技術和物資供應狀況等。一般來說,先選擇最優的旅遊資源進行開發,隨科學技術發展,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條件相應變更後,再開發條件較差、位置較偏僻的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