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光譜分類中光度級為Ⅲ的恒星。在赫羅圖上,巨星的橫向分佈從O型到M型,縱向分佈介於主星序和超巨星分支之間。巨星最初的概念是比相同光譜型的矮星光度強得多、比超巨星光度弱得多的恒星。後來引伸為:在一定的表面(有效)溫度範圍內,巨星的體積比矮星體積大,光譜晚型巨星尤其如此;但早型巨星與同譜型矮星相比,光度和半徑都相差不多。著名的巨星有大角、昴宿六、五車二(雙巨星)等。許多變星和雙星的子星都是巨星。按照現代流行的理論,隨著主序星中心區的氫愈來愈多地聚變為氦,這些些星將離開主星序,向表面溫度較低、光度較強的紅巨星階段演化。

  光度級為Ⅱ的恒星稱為亮巨星。亮巨星在赫羅圖上的分佈區介於超巨星和巨星之間。對於具有一定的表面有效溫度的亮巨星來說,它們的光度比巨星強而比超巨星弱。著名的亮巨星有獵戶座δ、漸臺二的亮子星、天蠍座19、獅子座ε、禦夫座ι、南十字座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