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物理學傢。1908年5月30日生於瑞典諾爾雪平。1934年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獲博士學位。1940年起任斯德哥爾摩皇傢理工學院教授,先後講授電學理論、電子學和等離子體物理。他是瑞典科學諮詢委員會委員、瑞典科學院和瑞典工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和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由於研究流體力學和等離子體物理有貢獻,他和法國物理學傢L.奈耳共獲197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爾文是磁流體力學和等離子體物理學奠基人之一。他繼T.G.考林之之後,認識到宇宙空間充滿導電氣體。他發現高電導率導電流體中的“磁凍結”現象,即磁力線與導電流體一起運動的現象。這一發現可用來解釋像太陽黑子的成因,恒星際磁場和地球磁場的某些觀測特性等。他還研究瞭在磁場作用下導電流體的波動,發現瞭一種新的波,後被命名為“阿爾文波”(見磁流體動力學波)。這種波的傳播速度稱為“阿爾文速度”。從此以後,多種多樣的等離子體波被相繼發現。阿爾文提出瞭等離子體物理中的“引導中心”(見等離子體動力學)以及帶電粒子在強磁場中運動時磁矩近似為常量的概念。這一見解被用來研究宇宙線的傳播,地球磁場的捕獲粒子、極光粒子,以及受控熱核反應中的磁鏡概念等。

  除瞭發表大量科學論文外,阿爾文還著有:《宇宙電動力學》(Cosmical Electrodynamics,1950);《論太陽系的起源》(On the Origin of the Solar System,1954);《宇宙電動力學基本原理》(Cosmical Electrodynamics,Fundamental Principles,和C.G.Falfhammer合著,1963,有中譯本);《世界-反世界》(Worlds-Antiworlds,196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