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物理學傢。1872年1月23日生於巴黎。1888年和1893年先後以第一名考入巴黎物理和化工高等學院及高等師範學院,1897年以第一名畢業後,到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進修一年,得識J.J.湯姆孫和E.盧瑟福等人。11909年任法蘭西學院教授,1934年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曾任索爾維物理學會議主席,為世界各著名學術團體成員,並且是中國物理學會第一名名譽會員。1946年12月19日在巴黎逝世。

  在物理學方面,朗之萬起初研究氣體電離、陰極射線和X射線的次級發射等問題,對確認電子的存在頗有貢獻,在氣體中大小離子問題上作瞭許多有意義的工作,闡明瞭層雲形成原因,發展瞭佈朗運動的漲落理論。1905年提出瞭關於磁性的理論,用基元磁體的概念對物質的順磁性及抗磁性進行瞭(經典的)說明。1911年提出瞭磁子的概念。

  

朗之萬在做實驗 早在1904年,朗之萬就在研究運動電荷的 電磁輻射時獨立於 A.愛因斯坦而得到瞭 質量和 能量的關系式;在看到愛因斯坦的1905年論文以後,他對相對論表示瞭熱烈的興趣,並和愛因斯坦結下瞭深摯的友誼。1913年,利用原子核結合能的概念來解釋瞭核質量為什麼不是氫核質量的整數倍,並對核能的釋放進行瞭一定的推測。對相對論的闡述也曾作瞭大量的宣傳和普及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朗之萬研究過彈道學和超音速氣流等問題,特別是為瞭探測敵潛艇,開創瞭超聲波的研究,制造瞭最早的聲吶。

  當L.V.德佈羅意提出瞭物質波的理論時,朗之萬率先表示瞭支持,並把這種概念轉告愛因斯坦,這對E.薛定諤波動力學的創立起瞭促進的作用。

  朗之萬在物理學的理論、實驗和應用方面都進行瞭大量的很有創見的工作,而且對於物理學上的新思想,總是積極支持,熱情參與。

  在哲學上,朗之萬自覺地相信唯物主義;在政治上,他堅決反對法西斯,反對侵略,後來還參加瞭法國共產黨,在各種群眾性的運動中起瞭非常積極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被德國占領軍逮捕入獄,和法西斯進行瞭嚴正的鬥爭。

  朗之萬曾於1931年受國際聯盟的委托來中國考察教育,到達上海時正值“九一八”事變,他為此進行瞭各種聲援中國的活動,並批評瞭國際聯盟對日本侵略者的縱容。他並且呼籲中國物理學界聯合起來,這種呼籲使得當時醞釀已久的中國物理學會終於正式成立。

  

參考書目

 CEuvres,Scientifiques de paul Langevin,C.N.R.S.,Paris,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