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科學傢,字一鶚,又字特夫,廣東省南海縣人。他一生幾乎都在傢鄉研究自然科學和經史,精於光學、天文、數學、度量衡和測量等。他治學的方法,不單從書本上用功夫,還要通過觀察、實驗、繪圖和計算,來探索規律。他曾奉命測繪廣東省地圖。鄒伯奇製造過望遠鏡、顯微鏡、照相機、渾球儀和七政儀等儀器。現在廣州市文物管理處還收藏有他製作的七政儀、地圖、望遠鏡和手稿。

  《格術補》是鄒伯奇在物理學方面的代表著作,同治十三年(1874)刊行,這這是中國近代自著較早的較完整的一部幾何光學。《格術補》在《墨經》、《夢溪筆談》等有關光學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用幾何光學的方法,透徹地分析瞭小孔成像、透鏡原理、透鏡成像公式、透鏡組的合焦距、眼睛和視覺的光學原理、望遠鏡和顯微鏡的結構和原理等等;並且還討論瞭望遠鏡的視場、場鏡、出射光瞳和漸暈現象等等。此外,鄒伯奇對照相術很有貢獻。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他制成“攝影之器”,“以木為箱,中張白紙或白色玻璃,前面開孔安筒,筒口安鏡而進退之,後面開窺孔,隨意轉移而觀之”(《鄒征君遺書·存稿》)。這就是“取景器”。後來又把它裝上“收光”(即光圈)與“彈簧活動”(即快門)以及自制感光底片,成為照相機。他對感光底片的制作、照片的拍攝、沖洗和印曬等都有介紹。鄒伯奇在光學和照相術方面的成就是受到西洋的影響的。他的著作:《格術補》、《補小爾雅釋度量衡》等都收在《鄒征君遺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