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質點速度υ同該點聲速с之比,通常以Ma表示。馬赫數反映瞭該點流動的快慢和在流動中流體密度變化引起的各種效應,如“壓縮性”效應。

  在流場中各點的Ma值不同,上面定義的Ma又叫局部馬赫數。對於飛行物體,又可把飛行速度υ同遠前方的聲速a0相比,稱作飛行馬赫數,有時也簡稱馬赫數。

通常以 Ma 表示。

  Ma<1的流動叫亞聲速流;Ma近於1的流動叫跨聲速流;Ma>1的流動叫超聲速流;當Ma大致超過5的流動叫高超聲速流。把流動劃分成這四種情況,是因為每種情況的流動各有其定性和定量的區別。當流體中的Ma<0.2時,流體的密度就可看作常數。Ma>0.2時, 密度的變化就不可忽略瞭,這時必須考慮密度在整個流場中的變化及其對壓力分佈、速度分佈和溫度分佈的影響。跨聲速流比亞聲速流無論是做實驗或是理論計算都更為復雜,以跨聲速飛行的飛行器,在機翼上部可能出現激波。從節省燃料和擴大航程的角度考慮,高速航機都要避免激波的發生。

  在風洞中固定一個細而尖頭的物體(圖1),當Ma<1時,由於物體的存在使它附近流體的上遊和下遊都會出現壓力和流速的變化。如果Ma>1,則物體的存在隻影響到流體的一個圓錐的下遊。這個圓錐叫馬赫錐,它發自物體迎著氣流的尖點(圖2),半錐角

叫馬赫角。圓錐上遊流動不受物體影響。亞聲速和超聲速的這一突出差別是由於物體對氣流的影響是以聲速向外傳播的。當 Ma >1時,氣流會把物體對它的影響帶向下遊,此影響不能逆流而上,對於尖而細長的物體,這個影響隻能局限於馬赫錐之內。

  具有鈍形頭物體的Ma>1時,則有弓形激波(圖3)把受影響區同未受影響區分開。弓形激波離鈍頭有一段距離。在弓形激波和物體之間的一個區域(虛線以左)內,局部馬赫數小於1,虛線以右的局部馬赫數又大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