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理想氣體狀態變化規律的方程。對於一定品質的氣體,可以用壓強p和體積V來描述它的平衡態,而溫度TpV的函數,F(TpV)=0。這個關系式叫做氣體的狀態方程,它的具體形式需由實驗確定。

  玻意耳定律 又稱玻意耳—馬略特定律,是英國化學傢R.玻意耳在1662年和法國物理學傢E.馬略特在1679年分別獨立發現的。它的內容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當溫度保持不變時,壓強和體積成反比且乘積是一個常數

p1V1=p2V2=p3V3=…或pV=C

常數C 在不同溫度時有不同數值。

  大量實驗結果表明,該定律對理想氣體完全正確。對於各種實際氣體,隻要它的壓強不太高,溫度不太低,都近似地遵從此定律;氣體的壓強越低,它遵從玻意耳定律的精確度就越高。

  蓋-呂薩克定律 一定質量的氣體,當體積不變時,它的壓強隨溫度作線性變化:

p=p0(1+αt),p0

是0°C時的氣體壓強,pt°C時的氣體壓強,α是在氣體體積不變時的壓強系數。對於理想氣體,α的數值為一普適常數,其值為1/273.15,於是

若令T=t+273.15,則上式簡化為

pt=p0αTT

即為熱力學溫標,其單位是開爾文 (K);t=0時,T0=273.15K。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根據玻意耳定律、阿伏伽德羅定律和理想氣體溫標的定義,可以確定玻意耳定律中常數C與溫度的關系,並可導出

式中p0V0T0為標準狀況下一摩爾理想氣體的壓強、體積、溫度;v為摩爾數。因此,

的數值對各種氣體都一樣。該數值叫摩爾氣體常數並用r表示:

於是

式中 M代表氣體的質量, μ 是氣體的 分子量。這就是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在壓強為幾個大氣壓以下時,各種實際氣體一般都近似地遵從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壓強越低,符合的程度越高。在壓強趨於零的極限情況下,一切氣體都嚴格地遵從它。根據理想氣體模型,從氣體分子運動論出發,也可以推導出該物態方程。

  摩爾氣體常數R R的數值可由一摩爾理想氣體在水的三相點 (273.16K)及一個大氣壓下的體積推出。也可以由一摩爾理想氣體在冰點 (273.15K)及一個大氣壓下的體積V0推出。用V0來推算的原因是 V0可根據實驗結果求得比較準確的數值。由

V0=22.41383×10-3m3/mol

可算得

r=8.31441±0.00026J/(mo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