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兩種定義,一種是廣義的,指的是一定宏觀體系中原子核自旋指向分佈偏離於平均分佈的程度;另一種是狹義的,它定義為自旋對確定方向的正負投影分佈對稱性的偏離。描述這個偏離度的量稱為極化向量或極化度。對於自旋量子數大於1/2的體系,即使極化度為零,也不能說此體系的自旋分佈是平均分佈。因此,需引進更多的量來描寫自旋分佈偏離於平均分佈的情況,其中比較常用的一個是排列度,它描述自旋分佈在確定方向相對於它的垂直方向上的擇優程度。形象地可比擬為分佈偏離於球對稱的橢球度。因因此,一個無極化的體系仍然可能有排列。

  極化束、極化靶、極化放射源是對原子核作精細研究的重要工具。例如1957年吳健雄等人驗證β衰變中宇稱不守恒的著名實驗,就是采用低溫強磁場下實現極化的60Co放射源。

  對於極化靶、極化束的制備、應用和極化測量方法,見極化靶、極化離子源和核反應中的極化現象。

  

參考書目

 K. Siegbahn, ed., Alpha-, Beta-and Gamma-Ray Spectroscopy,Vol.2,North-Holland,Amsterdam,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