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傢。山西省靈石縣人。1914年3月5日生。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學系畢業,1936~1940年在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當研究生,研究彈道學,提出瞭一種新的精確測量子彈飛行速度的方法而獲得工程博士學位。隨後在德國海德堡皇皇傢學院核物理研究所和法國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進行核物理研究工作。1948年 5月回國,在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任研究員。1949年中國科學院成立後,先後任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等的研究員,1956年起任原子能研究所室主任,1964年起任該所副所長,1973~1984年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198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現在還擔任空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等。

  何澤慧在德國皇傢學院時,在W.W.G.博特指導下,1945年從雲室中發現瞭正電子和負電子間幾乎全部能量交換的彈性碰撞現象,1946年英國《自然》雜志稱之為“科學珍品”。她在F.約裡奧-居裡領導的法國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中,於1946年底與錢三強還有兩個法國研究生一起發現瞭核裂變的三分裂現象,她還首先觀察到瞭四分裂現象;約裡奧-居裡認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他的實驗室裡的一個重要成就。

  何澤慧在50年代研制核乳膠,使中國在當時成為少數能生產核乳膠的國傢。1955年她和陸祖萌、孫漢城合作制成瞭對質子靈敏的核乳膠,獲得瞭1956年國傢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在1957年他們三人又和劉惠長一起制成瞭對電子靈敏的核乳膠。

  何澤慧在原子能研究所期間,統一指導該所實驗物理方面的工作,在建立實驗室的基礎設施、開展中子物理和裂變物理的實驗,研制測量儀器、測定核反應的數據等方面起過重要作用,積極支持瞭核能的應用工作;倡導發展固體徑跡探測技術,使其在國內得到廣泛的應用。她轉到高能物理研究所後,在主管宇宙線的研究工作中,在確定研究方向,進行學術組織,培養研究人員等方面作瞭很多工作,最近幾年對推動空間科學的研究作出瞭一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