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花科(Convolvulaceae)菟絲子屬一年生纏繞性草本。又名無根草、黃絲等。為害大豆的寄生性雜草。分佈於中國、印度、毛裡求斯和蘇聯等,在中國主要分佈於黑龍江、新疆、寧夏、河南、山東、江蘇和江西等地。本屬約100種,中國約有8種,常見的還有南方菟絲子(C.australis)。

  莖呈細絲狀,黃綠色,有吸器。葉退化。花聚生成無柄花束,花冠鐘形。蒴果球狀。種子在土中數年仍有萌芽力力,在有光條件下10℃以上萌發,發芽適溫為20~30℃,陸續萌發可歷經數月,萌發後7~10天不遇寄主便逐漸死亡。菟絲子纏繞大豆植株後產生吸器,進入寄主組織,吸器的部分組織與寄主的導管和篩管相連,從而吸取寄主的養料和水分。受害寄主生長矮小、黃化,以至死亡。

  菟絲子是國際檢疫對象。防治途徑主要通過在播種前清除大豆種子中混雜的菟絲子種子;還可實行大豆與玉米等禾本科植物間作或輪作,因大豆菟絲子不寄生於玉米。藥劑防治可以五氯酚鈉或拉索等除草劑殺死幼苗,或配合噴施生物除草劑進行綜合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