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曆九年(959)遼代駙馬贈衛國王夫婦的合葬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盔甲山南麓的山坡上。1953年發現,1954年熱河省博物館籌備組發掘。據殘墓誌考證,遼駙馬贈衛國王為蕭沙姑,即《契丹國志》所載的蕭屈列,他是應天皇後之兄述律魯述(蕭敵魯)的兒子,所尚公主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女兒質古(奧哥公主)。這是一座遼代早期的契丹貴族墓。

  該墓系磚砌多室墓,分前、後室和左、右、後3個小室,墓底總長10.5米,寬8.7米。墓前有有斜坡形墓道。後室四壁裝有柏木板護壁,和前室相通的甬道內安裝有柏木門,發掘時護壁和門已朽損。後室後部用磚砌屍床,其上裝有柏木壁幛,屍床四周有欄幹,床上鋪木板,下用厚毛氈鋪墊。該墓雖早年被盜,但仍遺留隨葬品2162件,包括大批精美的金銀器、瑪瑙器、瓷器和鐵器等。白瓷中有帶“官”或“新官”款的,應是遼代官窯所燒造。從墓志銘文得知,隨葬品有皇傢所賜的,有墓主生前用的,也有少許明器。出土馬具8組,有完整的籠頭、盤胸和鞍上的披掛,還有許多銀鞍、鐵馬鐙、銀纓罩、銀鈴和鐵銜鑣,可以復原為成套馬具。其中鎏金龍鳳紋銀鞍飾,錘鍱技藝非常精湛。墓主身上佩帶的金蹀躞帶,出土時革帶基本完好,大部分金質帶具連在一起,可以復原蹀躞帶的形制。完備的馬具、大批的盔甲及刀、劍、矛、鏃等兵器,都是具有北方遊牧色彩的器物。而仿皮囊式的雞冠壺則是典型的契丹瓷器。前室正中陳放墓志 1合,在志蓋左右側陰刻楷書“故駙馬贈衛國王墓志銘”10字,正中有蓮花紋浮雕並刻小字9行47字,應是皇室贈賻物品的清單。底部出土時已打碎成4塊,銘文共27行,每行37~41字,重要銘文有損毀。

遼駙馬墓墓室平面、縱剖面圖

鎏金龍鳳紋銀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