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魯王及其親屬的 5座墓。位於山東省曲阜縣九龍山半山腰處。1970年山東省博物館發掘瞭4座,分別編為2號、3號、4號、5號墓。《漢書·景十三王傳》記載,景帝於前元三年(西元前 154)封其子劉餘為魯王,治魯縣(今曲阜縣)。3號墓出土“銀縷玉衣”和有“慶忌”字樣的銅印,可能是第3代魯王劉慶忌的墓。他死於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這4 座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是研究西漢諸侯王墓葬形制的重要資料。

九龍山3號墓平、剖面圖

  4座墓都是開鑿在山巖之中的大崖墓(見漢代崖墓),東西並列,墓門向南,形制大體相同。3號墓規模最大,全長72.1米,最寬處24.3米,最高處18.4米。容積達2900立方米。分為墓道、東西車馬室、墓門、甬道、東西耳室、前室、東西側室、後室等部分,並有排水設施,排水溝全長123.8米。東、西車馬室位於墓道北端靠近墓門處,室內除放置車馬外,還有陶器、弩機和箭鏃。墓門用19塊長方形巨石堵塞,其中一塊刻“王陵塞石廣四尺”7字。東西耳室為貯存糧食、魚、肉等食物的倉庫。前室是寬大的廳堂,發現石磬、陶塤、半兩錢、五銖錢以及銅器殘片等。東、西側室內有玉石管、瑪瑙珠、五銖錢以及漆器、陶器的附飾和碎片等。後室為槨室,室內原建有瓦頂木屋,但已坍塌,人骨亦已朽爛,出土銀縷玉衣殘片、玉璧、玉佩、銅印章、五銖錢以及銅鏡殘片等。4座墓均早年被盜,但仍殘存隨葬品1900餘件。車馬室保存較好,共隨葬12輛車,50匹馬,都是“駟馬安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