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楚國貴族墓葬。位於河南省信陽市長臺關西北 4公裡處。1957~1958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隊發掘瞭2座大型木槨墓,出土很多完好的漆木器和帶架編鐘等重要文物。

長臺關1號墓槨室

  兩座墓形制制基本相同,都是東側有斜坡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墓。1號墓長14.5米,寬12.3米。槨室用木枋壘成,長8.44米,寬7.58米,高 2.5米。槨室內置棺的主室居中,周圍用木板隔成6個邊箱(前1、兩側各1、後3),以存放隨葬品。雙層木棺均作長方盒狀,外髹黑漆,內朱紅漆,內棺施彩繪紋飾。

  兩墓隨葬品規格也大體一致。均有較多的漆木器如案、俎、豆、耳杯等,青銅禮器有鼎、壺等,還出有陶器、兵器、車馬器及成套的編鐘和瑟、鼓等樂器。2號墓還出一套編磬。1號墓出土的一套編鐘共13件,最大的1件有銘文12字:“佳

䈪屈梷晉人救戎於楚竸”。據考證,銘文系記載在“楚境”發生的一次戰爭,“ 䈪”即荊歷,指楚國的年歷。墓內所出木雕髹漆鎮墓獸,口吐長舌,頂樹鹿角,具有鮮明的楚文化特色。在1號墓中發現100餘支竹簡,同出的還有修治和書寫用具。竹簡中有一組29支,長60餘厘米,系記載隨葬品的“遣策”;另一組108支,原長40餘厘米,是一篇反映儒傢思想的文章。

木雕髹漆鎮墓獸(復制) 長臺關1號墓出土

  這兩座楚墓的年代,對照望山楚墓(見江陵楚墓)和曾侯乙墓的明確紀年資料,一般認為應屬戰國中期。其墓葬規模和江陵天星觀1號墓相似,墓主人大概也是封君一類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