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國王陵墓。流行於西元前2650~前1550年,即埃及古王國至中王國時期。因其形體呈四角尖錐形,與中文“金”字相似,故中國習慣上稱之為“金字塔”。希臘文稱之為“庇拉米斯”。埃及至今留存下來的金字塔約有80座。它們設計精密,用工浩大,反映瞭古代埃及發達的科學技術和高超的建築才能,是世界聞名的古跡。

  金字塔的起源和形制 古埃及王公貴族陵墓發展的第一階段是馬斯塔巴墓,,以土坯或石砌成,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建築為長條平臺式,與現代埃及的磚砌低凳“馬斯塔巴”相近,因而得名;地下建築一般分為墓室和存放隨葬品的貯藏間。古王國時代除貴族大臣仍襲用馬斯塔巴外,國王的陵墓已由馬斯塔巴發展為金字塔。古代埃及之極端重視墳墓的建造,是同當時的宗教信仰分不開的。當時人們認為:人死後,隻有妥善地保存遺體,靈魂才能有所寄托。在這種信仰指導下,墓葬建築以穩固堅實為目的,發展至金字塔階段達到瞭頂峰。金字塔多用石料砌築,塔內辟墓室,塔前有祭廟、通道、船壕、圍墻等附屬建築,圍繞金字塔還有後妃、王子及大臣的墳墓,組成規模宏大的墓地。

  金字塔的發展 埃及最早的金字塔是第3王朝左塞王在薩卡拉墓地建築的階梯金字塔。階梯金字塔四周共有6層階梯,實際是按馬斯塔巴墓形式自下而上逐層縮小而成。高約60米、底邊東西長約140米、南北長118米。塔內建深約28米的墓室,並附有走廊和墓道。塔周有高10.4米、東西長277米、南北長545米的石灰石圍墻。墻內有庭院和祭殿、廳堂,結構復雜。到第4王朝,斯奈夫魯王在邁杜姆把第 3王朝末代王胡尼的階梯金字塔用石塊添補,形成瞭底邊方形、立面三角形的金字塔。這座金字塔高92米,底邊各長144米。後來,斯奈夫魯王在代赫舒爾又為自己建立瞭一座高101米,底邊各長189米的金字塔。這座金字塔先以54°31′的傾斜角修建,在接近塔身一半時,改為43°21′,形成下陡、上緩的所謂“彎曲金字塔”。但斯奈夫魯王仍不滿意,又在其北不遠處建造一座高99米,底邊各為220米的金字塔。

  古埃及最著名的金字塔是斯奈夫魯王的繼承者胡夫、哈夫拉和門卡烏拉在開羅附近的吉薩修建的 3座龐大的金字塔,其中尤以胡夫的為最著名(見彩圖)。胡夫金字塔亦稱大金字塔,原高146米(現高137米),塔基每邊長230米(現長227米),用大約230萬塊平均重2.5噸的石材砌成。胡夫金字塔的入口位於塔身北側中心,高出地面約20米。在金字塔中心地下30米處,有一被廢棄的地下墓室,有斜坡墓道與入口相通,可能是原設計的墓室。沿入口不遠處的一條向上通行的甬道,可到達第2個被放棄的墓室,即所謂“王後墓室”,並向上達到最上的國王墓室,這裡有胡夫的花崗巖石棺。國王墓室高約6米,用一塊400噸重的大石板覆蓋,其上築有5層空間結構,以減輕蓋石承重,最上層用巨石築成三角形尖頂。大金字塔以其形體的龐大,設計的科學,內部構造復雜,令人驚奇不已,在古希臘時即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埃及古王國時代 吉薩的三大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高143.5米,塔基四邊各長215.5米。以宏偉壯觀的附屬建築物見長。塔東側不遠,有一平面長方形的祭廟,通常稱為上廟。廟的大門內有圓柱寬廳和長廳,庭院中設有祭壇,庭院後面是國王的5個小禮拜堂,內各有1座哈夫拉王的雕像,最後是神殿和庫房。靠近尼羅河谷處建有下廟,平面呈方形,規模略小於上廟,內置23座國王雕像,入口處還有一座閃綠巖雕像。上廟和下廟間有長約496米的通道,著名的獅身人面像即位於下廟的西北方。哈夫拉的繼承者門卡烏拉的金字塔較小,高僅66.5米,底邊各長108.5米。在這幾座大金字塔附近,還有一些王妃的小金字塔。

  第5、第6王朝的國王們繼續在阿佈西爾、薩卡拉等地建築金字塔,但規模都很小,不及胡夫金字塔的一半。第6王朝以後和整個第1中間期,金字塔建築由於中央集權統治的瓦解而漸趨衰落。

  中王國時代的金字塔及其最後衰落 中王國時代,隨著埃及的再次統一,重興建金字塔之風。第11王朝第7王門圖霍特普在底比斯西面的代爾拜赫裡興建的金字塔座落在二層臺基之上,臺基3面環繞柱廊。塔西北緊接庭院和大廳,大廳後面是鑿入懸崖裡的密室,形成金字塔、祭殿和巖窟墓相結合的建築群。其後第12王朝的國王在利什特、哈瓦拉、拉洪和代赫舒爾等地又開始興建真正的金字塔。但第11、12王朝的金字塔都是用磚砌成的。目前尚未發現第14~16王朝的金字塔。第17王朝的國王在底比斯再一次用磚建築瞭金字塔。此後在埃及,金字塔建築即被巖窟墓所代替。

  金字塔的遺物 金字塔原為保存國王的木乃伊之用,但絕大多數金字塔被盜掘,木乃伊早已不存。在金字塔及其附屬建築物中,放置有主宰陰間的奧西裡斯神像及國王的雕像,但多已毀損。保存較好的哈夫拉王的雕像,雕刻精美,神態莊重逼真,反映瞭古埃及雕刻的高度水平。貯藏室裡則有隨葬的器皿、食品等物。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發現兩隻大木船,長32.5米,寬3米,表明當時造船技術有很高水平。這種木船與安葬儀式和陰間觀念有關,具有宗教儀式上的意義。從第5王朝起,在國王和貴族陵墓的墻上通常有描繪人們生產、生活場面的浮雕。在第 5王朝末代王烏納斯的金字塔中第一次出現瞭祝福國王的咒文,即金字塔文,一般刻在墓壁之上。這種銘文以後各代也都有出現,目前發現總數已達700款以上。

第5王朝烏納斯王金字塔中的金字塔文

  其他地區的金字塔 埃及第25王朝(約前 730~前656)時,努比亞的統治者接受埃及的影響,在努比亞地區曾興建銳角形式的金字塔。另外,從前2世紀到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美洲以前,印第安人為瞭祭祀神靈,在中、南美各地建築瞭許多金字塔式臺廟,塔頂平臺設有神殿,可通過塔身階梯直達塔頂進行禮拜。新近發現證明,這種臺廟也作陵墓使用(見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文化、馬雅文明)。但這些建築和埃及金字塔並無直接關系,形制也有較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