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熱降溫(溫度一般在0°C以上),使附近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而在地面或地物表面上凝結的水滴(見彩圖)。露水在溫度下降到0°C以下時凍結成冰珠,稱為凍露。

  當潮濕空氣和較冷表表面接觸時,容易形成露。晴天或略有微風的夜間和清晨,往往容易出現露,這是因為此時的土壤和植物覆蓋層表面的輻射冷卻較強、微風又把潮濕空氣送來並將已經析出水汽的空氣帶走的緣故。地面輻射冷卻所能達到的最低溫度與地面的風速有關。每當風強烈時,大氣湍流較強,低層冷卻空氣與高層較暖空氣之間發生劇烈的混合作用,使地面地物的溫度比無風時高,這不利於露的形成。疏松的土壤,導熱率低,夜間其表面因輻射冷卻而降溫的情況極其顯著,因此,疏松土壤表面上形成的露比緊密土壤表面為重。植物覆蓋層、木板和屋頂等的表面,輻射冷卻比土壤強烈,它們表面上的露更多。有時樹葉下面也有露,這是由於從較暖的土壤表面蒸發出來的水汽凝結而形成的。

  中緯度地區的夜間,露的水量約為0.1~0.3毫米,一年總計約10~50毫米。在降水稀少的幹旱地區,露水有利於作物的生長。一般春露比秋露多,夏季較少,這是因為夏季地面和地物表面的溫度不容易冷卻到露點以下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