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地球物理學傢,磁層物理的奠基人。1867年12月13日生於挪威的克利斯蒂安尼亞(即現在的奧斯陸),1917年卒於日本。1890年在克利斯蒂安尼亞大學獲得相當於碩士的學位,1898年成為該大學的物理學教授。為瞭籌集進行極光研究所需的大量經費,他花瞭幾年的時間進行技術和應用物理方面的研究。他與埃德(S.Eyde)共同得到利用電磁固氮肥的專利,成為挪威工業的主要創業人,為他以後組織科學傢在極光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創造瞭條件。

>

伯克蘭在實驗室

  1895年,他在一塊磁鐵附近進行陰極射線實驗時,註意到電子導向磁極的現象。1896年提出瞭來自太陽的電子可直接產生極光的理論。為瞭驗證這一理論,他在真空室中做瞭模擬日地系統的實驗,即著名的地球模型實驗,首次在實驗室內產生瞭人工極光。

  伯克蘭也十分重視極光和地磁的實地觀測工作。他多次親自組織北極探險隊,在氣候條件十分惡劣的極區建立瞭4個高山觀測臺。根據觀測資料,他把全球的地磁擾動分為3種“元擾動”:赤道擾動(現在叫磁暴)、極區元磁暴(即磁層亞暴)和環中磁暴(幾乎都在日照半球發生的一種磁暴,現在把它歸因於硬太陽耀斑光子)。為瞭說明磁擾動的產生,他提出一種沿地磁場的垂直電流體系模式,這種電流體系現在被稱作伯克蘭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