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波林著。紐約阿爾普頓-世紀-克羅夫茨公司1929年出版,1950年修訂第2版。商務印書館1935年出版高覺敷的中譯本;1981年又出版高覺敷譯的第2版。

  本書初版共6篇24章,19550年修訂版有較大修改,擴充到9篇27章。據作者說,新版有一半是新的著作,另一半用瞭舊版2/3的材料。本書全面地闡述瞭近代心理學在科學和哲學思潮影響下在西方國傢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著重敘述瞭實驗心理學的建立和它在德、奧、英、美等國各個心理學派的建立和發展。本書的特點是作者知識淵博,既強調瞭實驗心理學產生的時代和思想背景,又詳述瞭各個學派代表人物之間的沿襲關系,對一些著名心理學傢生平和觀點的敘述尤為深刻生動。作者認為“時代精神”和“偉大人物”在歷史發展中具有決定性作用,並認為二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每一種歷史過程的正面和反面。本書還有一大特點,即每章有詳盡的附註,列出每一章中各節和主要心理學傢的著作以便讀者作進一步研究參考之用。

  該書被收入《世紀心理學叢書》,叢書主編R.M.埃利奧特稱本書是一本無懈可擊的書,他甚至說,“任何人都似乎很難再認為有必要去編著一本像波林那樣精確而有決定性的早期實驗心理學史瞭”。1971年美國心理學會曾對美國各大學心理學系的課程進行調查,心理學史是心理學系主要課程之一,而本書自1953年以來連續被推薦為教材。本書現被列為中國高等院校心理學史課程的重要參考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