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地域組合系統中最小的生產地域單元,是工業地區或工業樞紐的組成部分。工業點的地域範圍較小,集聚少數幾個工業企業,生產規模一般比較小,內部結構也比較簡單,但工業人口相對集中。例如,在工礦區內形成的許多採礦和加工工業居民點,以地方原料為基礎形成的加工工業點,以及在大城市內部和周圍,以加工大企業的半成品和為大企業生產零部件及配套產品為基礎形成的工業點,它們的產銷聯繫多在地方範圍之內,而對外聯繫主要是取得技術裝備、能源或部分材料。

  工業點大致可以分為如下類型:①采掘型工業點,以采掘工業為主,采掘業職工人數一般占工業點職工人數的70%以上,加工工業十分薄弱,隻有少量小型的地方工業。如中國黑龍江省的鶴崗和雙鴨山,煤炭業職工占工礦業職工總數分別為75.8%和83.4%(1978)。②加工型工業點,由一些規模較小的工廠群組成,或以一、二個較大的加工企業為主組成。有的直接靠近大工業中心,成為大工業中心的衛星工業點;有的則散佈在廣大農村地區,成為小區域的工業中心,如中國許多縣城和大集鎮。③采掘加工混合型工業點,即兼有采掘工業和加工工業的工業點,一般是在采礦和礦產加工工業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如中國許多礦區的較大工業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