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現象的社會心理學分支。自從1879年W.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創建心理實驗室以來,許多心理學傢將社會心理學的有關問題帶進實驗室,逐漸發展瞭實驗社會心理學。實驗社會心理學對社會心理現象不作玄學思辨或空洞理論的探討,而是通過實驗,根據實驗資料作出相應的結論。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特點是把人們的社會心理現象當作客觀的自然現象加以觀察,著重定量化的分析,並根據研究所得的材料解釋、控制和調節人們的社會行為。

  首先使用實驗驗社會心理學這一概念的是G.墨菲和L.B.默菲,他們在1931年發表的《實驗社會心理學》一書序言中指出,他們的書是要概述社會心理學傢們努力采用各種實驗方法搜集資料,力圖使社會心理學成為一種實驗科學所做的工作。該書於1937年刊行修訂版。實驗社會心理學所運用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實驗室實驗法在內的一切客觀方法,主要有:實驗室實驗、現場實驗、系統觀察、比較文化的研究、檔案研究、測量法、統計法(包括相關法)、模擬法、訪問法、問卷法等。每一項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種方法,或同時采用幾種方法,所得結果比較準確和可靠。

  最早的社會心理學實驗,可追溯到1897年N.特裡普利特的有關他人在場和競爭對個人行為影響的研究,也就是現在所謂的社會促進現象。他研究瞭人們騎自行車的速度,發現個人單獨騎自行車的速度要比一群人一起騎自行車的速度慢20%。後來,他又以一群10~12歲的兒童作為實驗對象,實驗內容是卷線,發現團體卷線比單獨工作的效率高10%。他根據這兩個實驗得出結論:團體工作效率遠比個人工作效率高。

  雖然特裡普利特的實驗不很完善,但卻有重要意義。它第一次告訴人們,社會現象也可以用實驗室的結論去解釋和說明,同時也帶動瞭一批人開始從事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1903年心理學傢A.邁爾進行瞭類似的研究,他從數量、質量上比較學生在傢和在學校兩種環境中的學習成績,結果表明,學校內的團體環境對學生記憶詩歌、作文、數學等學科內容,遠比在傢裡單獨做作業有效。

  W.默德在《實驗群體心理學》(1920)一書中,發表瞭他早在1913年進行的群體實驗結果。實驗內容是測定耐痛閾、辨別聲音的能力、註意的穩定性、計算能力、用手緊握測力器的強度等。每項內容都先後測定多次:第1次是1個被試單獨接受測定,第2次增加1個被試,第3次又增加1個,一直增加到8個被試同時接受測試,結果得到與上述研究同樣的結論:被試在單獨條件和在團體條件下,各項測定成績都表現瞭明顯差異。他在實驗中還發現,被試對團體的態度表現出不同的類型:積極的、消極的或中間的。團體對個人的影響在認識方面要小於對情緒、動作、意志等方面的影響。默德的實驗在當時來看已相當復雜,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影響。一個原因是他沒有將實驗總結成系統的理論,再一個原因是他的書沒有譯成英文。

  美國心理學傢F.H.奧爾波特的工作彌補瞭默德的遺憾,他於20年代用類似的方法進行瞭實驗,對象是哈佛大學學生,其過程是:準備1個大房間,5個相互隔離的小房間,要求5個被試既在大房間一起作業,又在小房間單獨作業;作業內容有乘法、刪去字母、辨別圖形、分辨氣味、區分物體重量、自由聯想以及反駁古代哲學傢著作的片斷文章等。奧爾波特比較被試在上述兩種不同條件下發生的感覺、註意、思維等心理活動的特點。結果表明,由於作業性質不同,發生的心理活動在兩種條件下有不同的特點:被試在單獨作業時,對古代哲學傢著作評價的質量要比在團體中進行時為高,自由聯想也是個別作業時好,但在辨別氣味、區分重量等方面,大傢在一起則能減少判斷的極端性。奧爾波特對個人在團體中的行為、競爭等理論作瞭系統總結,並由I.C.魏特墨爾擴展成為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經典理論。

  蘇聯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有一些關於團體的早期實驗研究。Β.Μ.別赫捷列夫對醫學院和精神病院學生也做瞭團體實驗。例如,呈現幾套不同圖片,10秒鐘以後,讓被試再看圖片的細節,以確定圖片的異同,講出自己對圖片中所反映的事件的看法。又如,請被試對他人設計的紀念碑提出建議等。每個實驗都讓被試進行兩次。第1次實驗時,先記錄下每個人單獨情況下的反應,第2次實驗時,讓被試進行共同討論,並允許被試作補充或修改以前的反應。實驗者把被試前後兩次反應加以比較,發現團體的討論會擴大他們的知識面,修正錯誤,從而使原來的指標普遍提高。

  F.C.巴特利特於1932年出版《記憶》一書,對實驗社會心理學有所貢獻。巴特利特最有名的一個實驗是讓被試閱讀一篇由300字組成的民間故事,故事中有些陌生的觀點和不通順的地方,然後讓被試復述他們讀到的東西。結果發現,被試受自己的文化(圖式)的影響很大。巴特利特的工作不但使人們對記憶有瞭進一步的認識,也堅持瞭社會心理學的實驗方向。

  30年代以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進一步涉及社會問題。心理學傢對領導、輿論、謠言、種族關系和價值的沖突等問題給予重視並加以研究。這時期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傢M.謝裡夫和德國心理學傢K.勒溫。謝裡夫於1935年開始以似動錯覺為內容進行社會規范的研究,勒溫於1939年和他的助手們控制瞭3種形式的領導作用(專制的、民主的、放任的),形成瞭3種團體氣氛,觀察不同的團體氣氛對工作效率與生產質量的影響(見團體動力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們對社會現象更為關註,眾多心理學傢都用實驗的方法研究社會知覺、態度、大眾傳播中的各種現象,並在實驗的基礎上形成瞭相應的理論,其中較重要的有:A.S.盧琴斯的第一印象實驗(1951)、H.H.凱利的暈輪效應實驗、E.阿倫森和J.L.弗裡德曼有關態度的研究、S.E.阿施的順從實驗(1956)等等。

  縱觀實驗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到,其所關註的課題,無不來自重大的社會問題。社會心理學傢將這些社會現象帶進實驗室進行深入研究,並總結出相應的理論,力爭為解決這些社會問題提供良策。

  由於社會現象的復雜,那種嚴格而單一的實驗心理設計不能很好地加以適應,社會心理學傢又提出瞭準實驗設計等方法,更好地進行社會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同時,各種各樣的高級統計方法也為這些研究提供瞭方便條件。

  雖然社會心理學的實驗經常招來同行們的批駁,但實驗社會心理學在社會心理學的發展過程中起到瞭重要作用,它不但使社會心理學得以成熟並完善起來,形成瞭不同的理論,而且對社會心理學的科學化、客觀化做出瞭貢獻。

  實驗社會心理學所進行的研究過於抽象和一般化,往往把某個具體實驗所得的結果推廣到一般的場合,忽視瞭個體、情境、乃至種族間的差異,這是它的一個弊端。